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09日 星期二

    “我们有信心防止病毒扩散”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09日   06 版)

        截至7日24时,我国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已增至21例,死亡6例,病例涉及华东四省16市,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与既往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H1N1疫情不同,专家指出H7N9禽流感病毒隐匿性更强,因为该病毒未能对禽类表现出致病性的同时却已经感染了人,导致相关部门无法根据禽类疫情获得人受威胁的信号,只能被动地在可疑的环境中进行防控。

     

        8日10时,针对H7N9禽流感疫情,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公众关切的几点疑问。

     

    疑问一:病毒是否会变异导致人传人?

     

        国家流感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副所长舒跃龙坦白地说,这个病毒大家都没有看到过,包括世卫组织在其他国家也没有看到过。因此对这个病毒的判断、对于它的传播、对于它的传染性,现在确实还不能判断,有待进一步研究。

     

        谈到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描述,舒跃龙指出,该病毒的外壳是H7N9,但是内部是H7N几还不知道,可能还需要更多研究,它是2种或3种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的重配。

     

        “流感病毒的重组或者重配是非常容易发生的,这次我们看到了这样的重配,以后肯定还会变。”他说,流感病毒很普遍,2009年出现了H1N1,最近又出现了H7N9,并且不断地变,但是会往哪个方向变,要依靠我国目前拥有的400多个实验室的监测网络去密切关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冯子健表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早期识别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我们希望实验室能有快速检测措施,尽早识别潜在的H7N9禽流感的病例。此外早期给予抗病毒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药物的使用,以此减少病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蓝睿明指出,H7病毒已经发现很长时间了,它大多数是在禽类之间传播,没有在人类之间传染。现在我们收集的信息还不能全面了解这个病毒的毒性以及它的变化怎么样。目前只有散发的病例,也许将来还会是这样的状态,因此不要过度恐慌。

     

        根据针对和21例确诊病例的600多例密切接触者的观察,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万年表示,病人之间没有发现流行病学关联,尤其是进一步研究H7N9的8个基因片断中没有人类流感基因片断。

     

    疑问二:还会有其他地区出现H7N9禽流感吗?

     

        目前疫情已经涉及四个省份,是否会进一步发展?梁万年表示:“不排除随着监测的深入和开展,其他地区也同样在相关的动物当中检测到相应病源,包括疑似病例的可能性。”

     

        据梁万年介绍,我们对H7N9禽流感相关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学特征掌握得很少。从概念上来说,H7N9和H5N1都是禽流感;从现有的临床表现来看,部分病例病情比较重,临床表现、病情程度和H5N1也是相同的。

     

        梁万年还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溯源,看它可能覆盖的范围有多大?哪一类为主导的动物携带病原体最多?同时,我们的反应措施要同步跟上,进一步增强医院的救治能力,增强疾病发现能力,我们有信心能够防止病毒扩散。

     

    疑问三:防控疫苗的研发情况如何?

     

        针对公众关切的疫苗情况,梁万年表示,疫苗研发目前处于基础性研究阶段,根据当前病毒主要来源于动物、疫情呈现散发和点状的情况,尚无必要生产疫苗和注射疫苗。从成本效率、防疫效果来说,也不需要对散发的病例都施行注射疫苗来防控。

     

        何时才有必要生产疫苗?梁万年表示,如果出现病毒变异导致了人之间的传播,尤其是大规模人群传播,那疫苗就有必要生产。

     

        据梁万年介绍,从病原体到生产出疫苗的时间周期来说最短是6—8个月,过程非常复杂。

     

        “防控疫情,疫苗当然是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梁万年指出,“目前我们已经启动了尽快找到传染源、加强病例救治、关注老百姓需求、加强健康教育、及时准确公布疫情防控等方面工作。”

     

    疑问四:在禽类身上检测到的病毒,和死猪有关系吗?

     

        针对华东地区出现的死猪、禽类流感和人类病例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的疑问,蓝睿明明确回答,造成黄浦江死猪的因素可能有很多,我们并未将死猪和人流感病例相联系。在已检测的猪中,流感病毒检测为阴性,猪的临床表现不符合流感的表现。

     

        据介绍,上海某市场的鸽子中被检出了病毒,有些确诊病例接触过动物或动物所处的环境,这些情况提示了动物到人传播的可能性,有关调查正在进行中。

     

        蓝睿明表示,世卫组织与中国有关部门保持着联系,正在对事件进行密切跟进。

     

        关于公众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的问题,冯子健强调,越来越多证据证明这个病毒的感染和禽类的暴露有关,活禽的农贸市场是高感染场所,从个人防护角度讲,要尽量减少和禽类等动物的密切接触,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

     

        (本报北京4月8日电 本报记者 金振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