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领导力”是近年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沿概念。国内外学者正在探索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迄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众所周知,“战略”一词早已被从军事概念引入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用以指称那些重要的宏观决策;而“战略领导力”则是专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领导者所需要的个人境界、素质和领导能力。正如英国著名领导学专家约翰·阿代尔所说:“战略领导力最本质的含义就是战略领导人的核心领导力。”
“战略领导力”研究起源于西方。20世纪是“战略领导力”研究的诞生和发展时期,如学者柏学翥所指出的,在过去一个世纪中,战略领导力研究形成了“领导力特质学派(Trait School of Leadership)、领导力的行为学派(Behavioral School of Leadership)等八个比较有影响的学派。这些众多学派所强调的重点各不相同,表明一个世纪以来有关“战略领导力”的研究尚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
“战略领导力”研究虽然在理论方面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规范和体系,但其弊端也十分显然。主要表现为:第一,缺乏系统整体的理论框架。“战略领导力”的研究学派分类杂乱无章,概念层出不穷,观点互相对立,结论相互矛盾,理论与实践脱节。第二,研究方法呆板。当代西方对“战略领导力”的研究偏重采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手法,借助逻辑、数理和实证来建立模型, 把人、财、物、事统一纳入到“战略领导力”模型中,一切都模型化和程式化。这就使得它的研究方法显得机械与僵硬。
“战略领导力”观念近年也引起了华人圈学者的重视。值得关注的是,华人圈学者并没有照搬西方那些已有的研究成果,而是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从华人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提出自己的理论见解。例如:钮先钟先生在其《战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章中,提出战略研究有四种境界,包括历史境界、科学境界、艺术境界和哲学境界,认为只有通过这四种不同的境界,战略领导者才能成为合格的战略思想家。
在我们看来,“战略领导力”虽然是一个新学科、新概念,但就其所涉及的内容而言,则是从古就有的。在我们看来,在对“战略领导力”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不妨将涉及此问题的历史资源进行发掘和整理,例如,中国古代曾有许多典籍讨论过类似的问题,如《周易》、《孙子兵法》、《帝范》、《贞观政要》、《大学衍义》、《大学衍义补》等。本文即拟以《周易》为例,来说明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有丰富的有关“战略领导力”的历史资源的,并且《周易》六十四卦本身也是一个讨论复杂问题的不错的理论模型。
在我们看来,《易经》讲的是境遇伦理学,六十四卦代表人生的六十四种境遇模型,它教导君子(领导者)处在某种境遇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境界,这是一种境遇和境界的关系。这种境界实际是一种不同于一般人的内在素质和领导能力。举例说:
“战略领导力”需要领导者具备超凡的远见、敏锐的洞察力和预测的能力。而《周易·坤》卦初六爻辞说:“履霜,坚冰至。”坤卦在十二月卦中代表十月。初爻象征履霜时节,由履霜开始,一步一步发展,坚冰时节就会到来,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此卦从初爻开始就提出告诫,虽然这是“履霜”时节,但是随顺下去,“坚冰”时节一定会到来,因此要防微杜渐。危机不是一天形成的,它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见其始,则虑其终。“坚冰”是一种比喻,意谓不好的结果。坤卦上爻爻辞是:“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那时已经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之所以会发展到这一步,是因为在“履霜”的时节没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没有预做防范。
“战略领导力”需要领导者具备领导变革、领导改革的能力。而《周易·革》卦讲的就是这个问题。革卦离下兑上,兑为泽,离为火,湖泽之下有火。自然界有没有这种现象呢?有。那就是发生地震,或火山爆发,湖泽底下是地震源或火山口,湖泽底下冒出火来,意味着自然界中的大变革。《易经》作者根据这样的卦象,取名为“革”。《周易》有这样一种精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认为变革是可通可久之道。不过,变革和改革毕竟是一件大事,不可草率,不可冒进,所以《革》卦九三爻辞说:“革言三就,有孚。”这是告诫之语。“革言”就是关于改革的议论,“三”是“多”的意思。“就”是相合的意思,“孚”是“信”的意思。大家都说要改革,议论很多,那就要多次进行省察,皆至当而无误,才可示信于人,统一大家的思想。
“战略领导力”需要领导者具备正确选择战略合作伙伴的能力。选合作伙伴,开始应考验对方合作的诚意,合作中要诚信守约,不为眼前的利害所诱惑、所动摇。合作关系只有互利双赢,才能持久。在《周易·屯》卦中已经讲了这个道理。其六四爻辞说:“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这里的“婚媾”是个比喻。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政治联姻”或合作伙伴关系。四爻是阴爻,表示自家能力有所不足。需要寻求合作伙伴。六四与初九有一种正应关系,可以与之结成伙伴的关系。初九有诸侯之象,六四处近君之位,可以理解为公主下嫁诸侯。这种联姻叫“凤求凰、凰求凤”,用现在的话说,叫“双赢”。虽然这么般配,为什么还要“乘马班如”,迟回顾望呢?因为联姻或合作不是一件小事,免不了要互相考察对方的诚意。所以李光在《读易详说》中讲“虽以正应,理无不从,犹当迟回顾望,察其诚心相与,可以同济时难,然后往则吉无不利也。”《周易》讲这个道理,就是教人学会正确选择战略合作伙伴。
“战略领导力”需要领导者具备果断的品格和决策的能力。《周易·蒙》卦大象传说:“君子以果行育德。”《蒙》卦是坎下艮上,坎为泉,艮为山。泉之性行,山之性止。泉流欲行而山石止之。所以《蒙》卦强调“果行育德”,要培养君子果断的品格,勇于面对挑战。《周易·夬》卦是讨论领导者决策能力的。其卦辞说:“夬,扬于王庭。”夬卦五阳在下,一阴在上。若上爻亦为阳爻,则为乾,乾为环为玉,玉环而有缺口,则为“玦”。古人佩玦,意谓事至而善决断。此卦取名为“夬”,既是取象于玉玦,也是强调决断之意。五阳爻象征众君子,君子之道胜,不怕辩论,因此当要做决策之时,应“扬于王庭”,把讨论的议题公开化,使人人都知道是非善恶,以便凝聚共识。
“战略领导力”需要领导者具备处理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周易·蹇》卦就是讨论这个问题的。蹇卦艮下坎上,水在山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堰塞湖”,巨盆悬顶,一旦水决而下,生灵不得其安,民物不得其所。领导者此时的责任,就是要治天下之险,使民居得其安。蹇卦六二爻辞说:“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在蹇卦中,其他各爻都是告诫大家不要轻易去冒险,但是二爻和五爻却没有这种告诫,为什么呢?因为五爻居大君之位,二爻居大臣之位,他们是救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六二以中正之德,处大臣之位,以身许国,尽忠竭力,虽大险在前,也冒险而往。“匪躬之故”,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必须这么去做。这好比汶川大地震时,温总理亲临第一线,坐镇指挥。作为执政大臣,有领导者、组织者的责任。我们认为,温总理是尽到了他的责任,会名垂青史的。九五爻辞说:“大蹇,朋来。”大蹇是非常之险,不是一人之力可以匡救的,需要群策群力。大蹇之时,要知人善任。各种险情,要有专业人才,分头治理,共担责任,共分忧劳。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虽大险大难,都能够克服。领导者组织救险,不是要他个人去冒这个风险,而是要有正确组织和调动人力和物力的能力。汶川大地震救险之所以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用了很多专业的人才。
“战略领导力”需要领导者具备谦虚的品德。《周易·谦》卦就是讨论这个问题的。其卦辞说:“谦,亨。君子有终。”谦是“有德不居”的意思。谦卦艮下坤上,山下于地。山本来是在地上的,现在山到地下去了。这是不是谦呢?有谦让才能亨通,故曰“谦,亨”。谦道贵在久而行之,终身践履不变,所以说“君子有终”。这也是一种教诫。本来地位比别人高,但不是居高临下,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而是显示我比你还低,这样德行才会日益光显,人们会觉得这个人是好人。在我们今天的职场中也是这样,如果你事事与人争,盛气凌人,什么好事什么荣誉都是非我莫属,若是这样,人际关系就不容易处好。其六四爻辞说:“无不利,撝谦。”“撝”通“挥”。六四居于重要的领导岗位,上传下达,指挥布置,都处理得得体到位。圣人教人以谦德。谦德对于人的道德修养、事业进步极为重要。谦的本质是礼让,相互礼让则互利,相互斗争则互损。领导者处在高位,更应该持谦德。因为高位本来就有危险,所谓“高处不胜寒”。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是有丰富的有关“战略领导力”的历史资源的。在我们对“战略领导力”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概括时,不应该忽略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湖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