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06日 星期六

    声 音

    愿清明岁岁清正文明

    沈向农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06日   12 版)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每逢此节,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人人都更加思念自己的老祖宗;不管路有多远,无论山有多高,男女老少,个个都走向一个芳草萋萋的地方,上香酹酒,跪拜磕头,寄托哀思,还愿许诺。

        清明拜祖祭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一种风俗。寄哀思,尽孝道,无可非议。但纵观以往,每到清明,还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伴随祭祖的炮竹声阵阵传来,在一些地方,公车扫墓大摆阔气、迷信陋习沉渣泛起、走调变味怪事频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联宗祭祖斗嘴闹事……一股股污浊之风取代了富有文明内涵的清明之气。

        “公车扫墓”损公摆阔,是长期以来的“痼疾”。近年来,举国上下反腐败力度加大,公车私用的现象逐步绝迹。但从媒体披露的事例看,公车扫墓痼疾仍时隐时现,特别是在最能体现“光宗耀祖”的清明时节。如今,反腐力度在加大,倡廉之风渐形成,党内监督条例在贯彻落实中,“公车扫墓”很“刺眼”,极不清明、极不和谐。希望“公车瘾者”回家扫墓时,别在这不和谐的“小事”上糊涂。

        清明祭祖,是一种纪念仪式,一种寄托哀思、怀念祖先、传承祖德、启迪后人的形式。然而,如今有些人却渐渐淡化了初衷,传承了陈腐陋习。每逢清明,便去选地造坟,占田毁林;驱邪赶鬼,锣鼓扰民;燃纸化钱,烧山焚草;兴师动众,显富摆阔……迷信、陋习沉渣泛起。可如今,已是科学文明的时代,拜祖祭宗,也应与时俱进,克除陋习,移风易俗,也可植树祭祖、鲜花敬祖、手机网络拜祖。

        曾几何时,每到清明节,一些地方清明怪事频出,让传统的习俗走调变味:“孝子贤孙”们,“爱祖情深”,坟前烧“空调”、“电脑”;摆“火车”、“飞机”;挂“相机”、“手机”;送“二奶”、“小姐”;放“胸衣”、“安全套”……唯恐列祖列宗赶不上“时代潮流”,享受不到“现代文明”,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将人世间的污泥浊水如“二奶”、“情妇”等,泼向本应安宁、幽静的阴间,祭拜祖宗的初衷走调变味了。

        往年此时,一些地方不时传出炫富攀比的丑闻:清明修坟,花上万元;某某请客,大摆酒席;某某祭祖,烧炮万元;谁谁杀猪宰羊孝敬祖宗……爆炸性“新闻”不绝于耳。其实,扫坟祭祖,只不过是一种精神寄托,所谓“祖宗在天堂,孝道在我心”,形式上不必大操大办。如果心地不纯,大操大办也枉然。如果内心凉薄,而形式热闹,只能贻笑大方;如果一面嫌弃、虐待老人,一面轰轰烈烈搞厚祭厚葬,也只能是更显虚伪、更让人恶心。

        时下,一些地方盛行联宗祭祖等,虽不违法,但往往由此引起坟山墓地纠纷、宗族派别矛盾,容易诱发集体械斗等治安刑事案件。同时,聚众多了,同族内部矛盾也难免发生,或拉帮结派,或酒后斗嘴,或借机闹事等等,引发出更多的社会问题。联宗祭祖不搞为宜。每逢清明倍思“清”,清明节要文明过。但愿清明时节阴霾扫除,河清海宴,乾坤明朗,过一个清正、文明、和谐、有序的清明节。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