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06日 星期六

    寻找最美基层文化工作者(10)

    彝山人民的好“表妹”

    ——记国家一级编剧、深圳导演李亚威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06日   01 版)
    浓浓的彝乡情,使李亚威在楚雄州的创作无法收手,也让她获得了不少奖项。资料照片

        12年前,李亚威与云南楚雄是完全陌生的。

     

        12年后,彝族群众却亲切地把这个来自深圳特区的导演当成自家的“阿表妹”。

     

        两年4万里,她去过的山寨、走过的山路比不少楚雄人还多。

     

        “我对艺术崇敬到可以用生命来换”

     

        当国内影视界一些人因为缺乏生活、缺少发现而埋首于杜撰历史、编造爱情时,她却从繁华舒适的深圳特区一头扎进了艰苦落后的边疆村寨,把镜头对准了少数民族兄弟姐妹。

     

        2000年5月,受深圳市委宣传部的委托,李亚威远赴红土高原,踏上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这块陌生的土地,创作以招商银行挂职干部臧金贵为题材的电影。原本是一次性任务,孰料,这个从海边来的女艺术家从此与高原彝山结下了深深情缘。

     

        昙华山,海拔4000多米,楚雄州彝族风情最为浓厚的地区之一。

     

        李亚威带摄制组到这里拍片时得了重感冒,可她硬顶着高烧和高原反应坚持拍摄,直到昏迷在现场。当工作人员将她抬下山时,醒来的她还叮嘱大家:“如果我不行了,一定要把我深圳的房子卖了,把这片子拍完。”

     

        在头两年的时间里,李亚威就是这样,带着摄制组走遍了楚雄州10个县市、50多个乡镇的村村寨寨,行程两万多公里,拍摄了41集大型风情纪录片《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打开了一扇世界了解楚雄的窗口。片子推出后,荣获2002年度中国电视星光奖、中国电视新闻奖等多个奖项。

     

        这是李亚威来楚雄后的首部作品,每一个镜头都饱含着心血。李亚威说:“当时我的存折里只剩10元钱,真是弹尽粮绝。当钱和艺术放在一块儿的时候,我肯定先选择艺术。我对艺术崇敬到可以用生命来换。”

     

        “深入到泥土中去,才是最真实的”

     

        暑立里是楚雄州大姚县桂花乡一个只有40多户的彝族小山村,三面环山,偏僻而落后。

     

        这是一个有名的“光棍村”,因为贫穷,许多人娶不上媳妇,加之文化生活极度贫乏,村民们闲来无事就打牌、赌博。村主任张云成一次到山外开会,带回了个篮球,老老少少从此跟着他打起了篮球。由于山高坡陡,一个篮球打到山外,全村人要一起打着火把去找。意外的是,小小的篮球竟然给山村带来了长久的欢乐和凝聚力,而外村的姑娘也开始愿意嫁到这里来,再后来,竟然有两个后生考上了体育学院。

     

        偶然听到这个故事的李亚威,顿时受到一种强烈震撼,于是执意要去那里拍摄。当时,暑立里是没有公路的,稍不留神车子就会坠落山谷。每一次摄制组扛着设备进村拍摄,都会担心汽车掉下悬崖。

     

        李亚威后来回忆说:“即使是这样,我每次去心情都很舒畅,拍这个村庄的时候我没有感觉到不自然的地方。”当时村庄缺水,李亚威还给州里打报告希望引水进村,后来州上就批了20万元,把水引进去了,还帮他们向上级争取了修路的钱。

     

        功夫不负有心人。连续跟踪拍摄、耗费了她10年心血制成的电视纪录片《中国有个暑立里》成功走向了世界,一个片子竟然拿到10个奖项,不仅获得了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的“优秀电视纪录片奖”,还在意大利、俄罗斯等多国获奖。

     

        李亚威说:“其实像这样的村庄,楚雄有很多,那为什么一定要拍这个村庄呢?因为我觉得它太特别了,表面上没有什么,但其实很有张力。透过篮球场的一个变化,让我感到只有深入到泥土中去,才是最真实的。”

     

        “那是因为爱”

     

        在楚雄,许多人都知道李亚威有一个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的彝族女儿——玛嘉加朵。当年,李亚威在楚雄采风时了解到,这个彝族小女孩天生一副好嗓子,可惜当地艰苦落后的条件不利于发展,李亚威就决定将她带出山外培养。

     

        于是,玛嘉加朵被带到深圳,学文化、学朗诵、学舞蹈。李亚威说:“把玛嘉加朵培养起来,便可以把楚雄独特好听的民族音乐和曲调带出大山,她是这个民族的音乐传承人”。李亚威还为玛嘉加朵量身打造专辑,《山间回声——玛嘉加朵》一经发行,便获得了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现在的玛嘉加朵,已成长为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彝剧团的主要演员,这些年更是获得不少音乐大奖。

     

        这些年,李亚威把楚雄州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深圳—楚雄之间的穿梭已成了她生活中的常态。出于对彝山的眷恋,李亚威还在楚雄安了家。她回答人们质疑时就一句话:“那是因为爱。”

     

        2007年夏天,李亚威因患癌症需要做手术。本该在医疗条件和技术更好的深圳治疗,可是,李亚威偏偏要去楚雄州,觉得在“家里”治病她才心里踏实。

     

        浓浓的彝乡情,使李亚威在楚雄州的创作无法收手,电视电影《荞麦花开》、大型电视纪录片《彝族大歌》已进入后期制作,将于今年推出;电视电影《摸梨》剧本创作已完成;电视纪录片《彝乡赛事》现已开拍。

     

        今年1月12日,鉴于她对楚雄的卓越贡献和热爱,楚雄州委州政府正式决定授予李亚威楚雄州“荣誉州民”称号。

     

        (本报记者 任维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