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05日 星期五

    推广网上“陵园”还要跨过哪些“槛”?

    《 光明日报 》( 2013年04月05日   02 版)

        清明节是追念先人的日子,但很多人由于在外地工作、学习不能回家祭扫,网上“陵园”便应运而生,为清明祭祀增添了新的形式。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呼吁,要大力推广网络祭祀,书写大众自身历史。那么,网上“陵园”现状如何?人们能够接受吗?

     

    网上“陵园”无污染、不浪费,互动性使亲朋好友能够相互安慰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网络祭祀即已开始出现,但并没有在社会上产生多大的影响。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除了部分民营网站外,为数甚多的殡葬服务单位,如殡仪馆、公墓等都着手进行了相关网站的建设。

     

        湖北省殡葬协会建立的“思怀网站”,近几年的访问数量都超过百万人次。在其中一个纪念早逝的北师大研究生邹邹的主页上,从2006年到现在的留言已经达到了393页。其中最新的一条留言写道:“友人相聚聊起从前,还是少不了你。只是不再唏嘘不已,说的多半也是你有趣的事。这样很好,感觉你就是出国了很难见到而已。”读来令人落泪。

     

        记者发现,在这些网上“陵园”中,不仅可以实现像现实祭祀中的“上香、献花、上祭品”等各种项目,还能展现更多更丰富的内容,比如更加详细的生平介绍,生前相册、视频和声音,以及留言和追忆文库等,更有一些网站推出了“天堂信箱”等功能,通过虚拟写信的方式与逝去的亲人“交流”,来抚慰哀思,尽早走出阴影。在国外,还出现了通过模拟逝者生前在社交网站的发言风格,与在世亲友“交流”的服务。

     

        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指出,网络祭祀无污染、不会造成浪费、不会诱发火灾,也不会滋生民间大肆修坟的运动,有利于改正传统的陋习。同时,对于在外地学习、工作的人来说,网祭是一种最好的弥补形式。

     

        而且,由于网络的互动性,网上祭祀还可以超越时空界限,使亲朋好友能够相互安慰。与此同时,一些选择生态葬法或者没有实体陵墓的逝者,更能够在网上拥有一个“陵园”,留给在世的亲人朋友寄托哀思。

     

        “殡葬绿皮书”指出,近些年来,祭祀网站在数量上越来越多,从几个大型的祭祀网站的注册人数来看,都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目前,中国清明网、无尽的爱、天堂网等,都是祭祀网站中的佼佼者。

     

    虚拟特征是网上“陵园”难以迅速被接受的主要原因

     

        不少网上“陵园”确实影响力渐大,但与此同时,其中很多逝者的页面却很久没有更新,略显冷清和荒芜。这首先和网站鱼龙混杂、经营者疏于管理有关,其次也不能否认网络祭祀确实让人感到有些别扭。

     

        夏学銮认为,网络祭祀“火”不起来,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没有现实感。人们面对一座墓碑、一块墓地,睹物思人,想起过往总总,眼泪就下来了。墓碑、墓地,这些我们称作祭祀活动的场景要求,到了网上,场景就变了。场景要求在人的心理上有很强烈的暗示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能够缺少的。

     

        专家认为,尽管网络祭祀有着诸多优势,但是其本身的虚拟特征依然是其难以迅速为国人所接受的主要原因。此外,在一些网上祭祀网站上,开始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祭品或者祭祀方式,或者过度使用虚拟货币进行商业运作,使祭祀失去了本该有的庄严肃穆。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金生指出,网络祭祀所营造的效果,多少会带有某种游戏意味,这对将祭祀视为庄严肃穆的国人来说,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面向经常利用网络办公的中青年人群调查发现,认为网络祭祀不够庄重和心理存有抵触心理的比例分别为40.28%和38.89%。此外,网络祭祀所具有的季节性特征以及与之伴随的资金开发压力,都为网络祭祀的推广带来了影响。

     

        专家建议,从网络祭祀的推广上来看,相对成熟、完善的祭祀网站在固守优势项目的同时,还应在创新服务项目上继续努力。此外,还应想方设法谋求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争取有关部门的多方支持,进而有效地整合殡葬服务资源,解决服务市场相对狭窄与资金紧缺的难题。

     

    网上祭扫需要文化导向,也要加强网站建设和管理

     

        从传承生命的角度来看,马金生认为,还是应将网络祭祀打造成人们书写家族以及个人历史的平台。“任何一个人,无论伟大与平凡,在其生命历程中都会有可圈可点的言行或事迹。如果能够将这些言行与事迹挖掘出来,为每个人都能够书写一段历史,那对网祭的人文氛围营造来说,显然是一个质的飞跃。”

     

        “殡葬绿皮书”建议,网络祭祀平台的开办尽量不要仅仅是祭祀的内容,使得从里到外弥漫着一种悲伤的氛围,而是应该加强其人文色彩、增益生命文化的内涵。在网络祭祀平台中,除了对逝者能够进行祭祀、哀悼之外,还应添加对生命的关怀的文字。网络经营者可以鼓励逝者的亲属将逝者的嘉言懿行书写出来,为后世保留住这些生命文化。

     

        对于网上祭扫,民政部明确表示要予以推广,使其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一方面要加强引导,倡导移风易俗,使更多的人接受这类现代文明的祭扫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强祭扫网站建设和管理,丰富祭扫内容,净化网络环境,使祭扫网站更加侧重于排解人们的悲痛,疏导人们在失去亲人后的心理积郁,起到慰藉心灵的作用。

     

        夏学銮说,从绿色环保和交通负担方面考虑,政府部门倡导网祭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以及自身发展规范角度而言,网祭暂时还难以取代实际的祭奠活动。

     

        当前,尽管网络祭祀的发展仍然有种种羁绊,但从其发展前景来看,还是比较乐观的。马金生认为,在网络祭祀的定位上,只要朝着“打造生命档案、抒写平民历史”的方向去努力,不断营造一种从生到死、具有深度人文关怀的文化氛围,网络祭祀迟早会迎来大发展的新天地。(本报记者 陈 恒)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