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近日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并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全国大部分省份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这份报告指出,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开始限售墓位。
几天前,光明日报社退休干部、文艺部高级编辑章正续先生的女儿从北京来到上海,按照父亲的遗愿,让他在曾经战斗过的故地魂归大海。
章正续先生并不孤独。这一天,与他同行的有好几十位。海葬这样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告别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生态殡葬中的较佳选择
1991年3月19日,上海首次举行骨灰撒海活动,当年撒海骨灰数为287盒。此后,这一数字稳步上升,2001年冲上1000,达到1021盒。此后几年,上海海葬数每年增长10%左右,2009年历史性地超过2000盒。据估算,20余年海葬,至少节约土地60多亩。
海葬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倡导。从2003年起,上海对选择海葬的对象进行补贴,从最初的每位150元提高到如今的2000元。2012年,上海市海葬纪念馆开馆,这是全国首家以“海葬文化”为主题的纪念馆。共由五个展室组成,分别展示文学作品中的海葬、上海市骨灰撒海活动历程图文回顾和海葬者家属捐赠给滨海古园的实物资料、骨灰撒海的名人简介和有关生死观的言论、上海市办理骨灰撒海活动的步骤与须知等。纪念馆建设方希望通过此举,为越来越多选择海葬的上海市民留存一份精神财富,也引导更多的人以海葬这种利国利民的方式告别。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教授认为,相比于树葬、花葬和草坪葬等生态殡葬方式,海葬投入少、无需后续维护,依然是生态殡葬方式中的较佳选择。
面临“供不应求”的尴尬
但是,上海的海葬推广到今天,也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尴尬。记者了解到,由于海葬增多,骨灰撒海用船跟不上,今年报名登记,明年才能上船,这样的节奏让一些丧者家属焦急而又无奈。
与他们一样无奈的还有飞思海葬服务部。作为全国唯一专门从事海葬服务的机构,他们焦急的不仅是不能及时提供海葬服务,而且要面对海葬成本大幅增加后的经营亏损。由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于1999年成立的这个海葬服务部,专门负责市民骨灰撒海组织运行工作,并在上海市工商行政部门登记,以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如今,面对亏损经营,飞思海葬服务部办公室人员对记者表示:海葬服务的工作性质应该属于公益性,那么,它的运营主体就不适用企业的身份。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会长、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主任王宏阶也承认,更适宜由公益性机构来负责海葬服务。
海葬的季节性很强,每年只有3、4、5、6、10、11这6个月才能进行。为了便于海葬者家属的工作安排,海葬只能安排在这6个月的双休日进行,再去除接骨灰装袋的日子、大雾台风改航的可能,每年能出船海葬的日子不多。在天数不变的情况下要想增加海葬量,只有增加每次出海的船数。
“船,已经成了扼制海葬发展的一个瓶颈。”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相关人员介绍说,随着上海公共交通格局和结构发生变化,上海客运轮渡行业规模大幅萎缩,海葬租船受到制约,原先可租800人容量的大客轮,现在只有270人容量的车客渡船可借。原先可租的客轮较多,现在可借的车客渡船很少——一大一小、一多一少,结果就是:现在登记骨灰撒海,要排到2014年年底方可上船。
推进海葬还需政策扶持
根据上海市民政局的监测,上海可用作墓地的土地捉襟见肘的情况这几年愈加严重,全上海有7500亩土地可用作公墓,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已用去5500亩,仅剩下2000亩左右。现有公墓资源估计还可以用10年,如果挖掘潜力,至少可以增加5年以上。为此,上海近日启动制定节地葬鼓励方案,鼓励市民选择新型节地葬。
尽管海葬目前面临“供不应求”,王宏阶仍然对提高海葬服务效率和水平颇有信心。他介绍说,上海现在已经对骨灰撒海采取了新的补贴标准:凡具有上海市常住户口人士过世后,其家属为其办理骨灰撒海并不再保留骨灰的,每份骨灰补贴标准从原来的400元提高至2000元,其中,1000元直接补贴给丧家,另外1000元用于购买服务,为丧家家属提供免费(最多6人)乘坐骨灰撒海活动的车船票(含保险等费用)。与此同时,上海海葬服务部门协调客运轮渡部门增开运营班次,在周末开行的基础上增加日常班次,在确保航运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全年骨灰撒海次数,努力实现预约上船的家属人数不受限制。
王宏阶说,海葬虽然不是主流殡葬形式,但随着环保理念的日益推广,上海海葬比例有望从目前的2%逐渐提升到5%。从用经济杠杆引导人们参与生态葬的角度来说,政府的补贴力度还应该加大。仲富兰则提醒,在强调海葬方式时,也不能操之过急,从传统土葬到现在火葬逐渐被接受,经历了几十年时间。海葬被大众所理解也需要时间,需要政府倡导绿色殡葬理念和政策扶持。(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郭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