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29日 星期五

    (小小说)

    村姑胡月玲

    许 锋 《 光明日报 》( 2013年03月29日   14 版)

        儿子在城里混得不错,让胡月玲在村里很有面子。村里上下几十年没出过几个城里人。所谓城里人,有城里的房子,城里的媳妇,城里的工作。进城打工的崽子们不算,一身汗腥儿出去,一身汗腥儿回来,累得连抱媳妇的力气都没有。

        胡月玲的儿子还是个什么官儿。股级。管不了几个人,没专车,但待遇好,一个月好几千块。媳妇待遇也好,两口子一个月收入赶得上村里壮劳力一年。差距大得很哩。

        村里没什么资源,铁矿、煤矿什么的兴许有,但地下几千米,谁挖得出?旅游?光秃秃的山梁,稀稀拉拉的树,人要是被骗来得跳着脚骂娘。远离马路。不说与世隔绝,但班车通到镇上,从镇上走到村里,一个来钟头。不过车轱辘跑起来,却是十几分钟的事儿。

        儿子每次回家都有车送到门口。有时是出租车,有时看不出是哪里的车。胡月玲进城看儿子,也都是车接车送。起初,儿子说要叫出租车时,胡月玲死活不同意,来回一百多块钱,能买几十斤鸡蛋,走路去搭班车,来回10块钱不到。第一回儿子叫的车到了村里,胡月玲死活不坐,让司机开回去,司机不太高兴,说,你就是不坐,你儿子也得掏钱,路我是已经跑下了。

        胡月玲自小就属于“玲珑剔透”那种,老了显得更“精致”,却是个倔脾气,不坐就不坐,你回去吧,告诉我儿子,我腿脚还好使,能走。儿子没辄,打电话给大伯,让大伯赶过去劝了半天,胡月玲这才一万个不情愿地上了车。凑巧,刚到半路,倾盆大雨泼到汽车玻璃上,司机不得不把车停到路边,等雨过去。司机戏谑道,大婶,你要是走到半路上,遇上这大雨,咋办呢?

        胡月玲鼻子一哼,没言语。

        司机瞧着胡月玲态度有所好转,道,儿子混得好,老娘坐个车,也没啥大不了的,再说,你坐上车了,儿子不更有面子?人这面子,得互相衬。

        胡月玲觉得这话有一点理儿,但过惯了乡下素淡的日子,胡月玲总是从内心里抵触年轻人的消费观念。

        儿子要给胡月玲买一个足部按摩器,说人老先老脚,脚的经脉活络了,整个人有精神。胡月玲瞪着眼,我有手,脚也好好的,摩什么摩。儿子说,那玩意儿也不贵,才两千多块。胡月玲忽地从炕上站起,头差一点顶到灯罩上,才两千多块!你大伯种一年地才挣多少钱?我给你说,你要买了,我不用,放烂了我都不用。儿子没理会胡月玲,没几天就让销售员送货上门了。胡月玲态度很坚决,放就放着,摆设。后来儿媳妇回来,连哄带骗算是把胡月玲的鞋脱了,连袜子带脚,塞进了按摩器——妈,您准备好,我开开关了——咯噔一声,按摩器通了电,按摩轮扭捏、旋转,胡月玲的嘴不由自主地张得老大,哎哟,哎哟几声,似乎浑身的骨头都散了,那享受,神仙也不换。

        用上几次,新鲜劲过去,胡月玲的脚乏了、困了,往沙发上一坐,俩脚丫子往按摩器里一塞,闭着眼睛看电视。电视是早就有了,可胡月玲看不懂,花花绿绿,男男女女,哭哭唧唧,不好看。有时转到新闻频道,看图像能明白,哪里发生车祸了,哪里地震了,哪里水淹了……可普通话她听不懂。习惯了乡村,连语言,都只认那一口。习惯了。

        儿子还要给胡月玲装太阳能。儿子要干的任何事,胡月玲都一口回绝,条件反射似的。胡月玲问,我天天见太阳,还能什么能!儿子说,太阳能就是把太阳的能量弄到锅台上,卫生间,这样你用的水就是热乎的。胡月玲说,想用热乎水,我自己烧不就得了。儿子笑道,自己烧不是费人费柴火吗?胡月玲问,你这太阳什么能不费钱?儿子小心翼翼地说,没多少钱,好一点的三千多。胡月玲脱口而出,你个败家子,三千多块,还什么太阳能,三千多块,别说烧水,把我自己烧了都够了!你要是敢买,我就——

        儿子没管那么多,趁胡月玲回娘家时,带着安装工一鼓作气把太阳能装上去了,闪着银光的不锈钢管通到了厨房、卫生间,水龙头也全套不锈钢,往左拧是凉水,往右拧是热水,村里正料峭春寒,日头照得些微,中午时,日头能像探照灯似的亮那么一阵子,水管里就有了温乎水,胡月玲洗菜、淘米、洗衣服,就不那么激得慌。胡月玲一个人生活,不愿意进城,儿子这是想着法子孝顺老娘。

        胡月玲回来一见,天塌下来一般,居然大哭大闹起来。悲痛欲绝,嚎啕顿足。与男人去世时一个神情。儿子一下子慌了神,懵了,没想到老娘有这么激烈的反应,想赶紧拆了,别等老娘再哭过去,回不来。

        小院子很快挤满了人。院墙上坐满了看热闹的孩子。这婆姨、那叔伯劝来劝去,不管用。最后村主任来了,一瞪眼,嚎什么嚎,人家孩子一片孝心,你不知足,还上墙揭瓦咋的——你要是不用,给我,我装上,我洗澡,全村人都来看,电视上都这么演——一院子人鸡飞蛋打一般愉快。

        村主任走时,对胡月玲说,你放心,就你那身子骨,洗澡没人看!

        胡月玲臊得脸没处搁了。

        儿子走后,胡月玲关了院门,拴了狗,反锁了卫生间的门,真的洗了个澡。她在儿子家洗过澡。但在乡村,听着哗哗的水声,用热水洗澡,还是觉得跟进入梦境似的。

        胡月玲窃笑,今天要不是演这么一出,大家怎么知道儿子、儿媳妇孝顺我!

        许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小小说学会会长,出版长篇小说、散文集、小小说集多部。现任职于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