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苏州吴中:以太湖之美释放发展之力

    《 光明日报 》( 2013年03月29日   01 版)

        初春的太湖边,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岛上,湖心村村民施永根驾着小船,来到100米远的太湖水域,给自家养的螃蟹喂食。施永根高兴地说:“靠水吃水。太湖水越来越干净,渔民也就越来越有奔头了。”

        吴中区区委书记俞杏楠对记者说:“‘天堂’之美在于太湖美。对于沿太湖流域、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要高度负责任地保护好太湖,以太湖之美引领地区科学发展。”

        10年投入140亿元保护“母亲湖”

        站在太湖之滨,吴中区胥口镇马舍村村支书施永飞指点记者向湖中望去:“这湖中的4个圆球,就是吴中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的取水口。你看,湖水多好!”作为距这个取水口最近的村,马舍村为了保护太湖水质而“严控发展”,没有任何工业项目。

        “太湖风光美,精华在吴中”,吴中区拥有3/5太湖水域、近1/2湖岸线。“太湖是苏州的母亲湖,是老百姓家的‘水缸’,谁也不想把自己家的‘水缸’给污染了。”俞杏楠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把生态文明作为科学发展的核心要素,吴中区每年将新增财力的10%至20%用于污染治理,设立1000万元区级水污染防治基金。先后投入1700万元,对全区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实施围栏保护。同时,加强对河道的疏浚整治,确保主要河道5年疏浚一次,每年投入河道专项保洁经费不低于3000万元。实施东、西太湖网围养殖整治工程,将网围养殖面积从原来的22万亩压缩至4.5万亩。

        完善的环保基础设施是太湖环境保护治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吴中区环保局局长姚瑞元介绍,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一项,吴中区近5年来累计用于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等设施建设的资金就超过18亿元,共建成10座污水处理厂和940公里污水管网,日处理污水能力达28.5万吨,完成了339个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

        10年来,吴中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投入超过140亿元,正因为高度重视、舍得投入,吴中如今已成为苏州市区主要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

        有所为有所不为,先生态后业态

        汇川技术是国内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领头企业,2009年“举家北迁”到吴中区。公司总监邵海波说:“当时,我们按照上市公司总部的标准考察甄选,既要有成熟的产业环境,又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吴中开发区堪称完美。”

        “吴中区现在谈发展,谈招商,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先生态后业态’的原则。”俞杏楠告诉记者,“我们头脑里始终有根弦——不能因为追求一时的GDP而让太湖在我们手中破坏掉。所以,我们不急于有多少项目进来,而在于项目是否跟吴中的发展空间、环境容量、单位贡献相符合,不会因为项目投资大、规模大盲目引进。”

        几年前,古镇东山花了很大力气谈下来一个生物制药项目,最后卡在了环保线上。“在我们这样的文化和旅游重镇,工业项目尤其是化工类项目不能进入,即使是污染排放几乎为零的生物制药项目也不行。”吴中区东山镇镇长吴金凤说。几年来,吴中区共否决、劝阻、拒绝总投资近20亿元的污染重、治理难项目129个,关闭重污染企业50余家。

        工业项目集聚到园区发展,沿太湖地区的古镇古村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吴中区对区域内的产业进行合理、科学布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我们的招商要引才、引智、引税,产业要实现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拒绝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国家级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吴中区已形成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5大产业链,生物医药、光伏新能源、文化创意3大高端产业集群日渐形成。其中,“吴中药港”集聚了一大批生物医药行业的领军人物。

        文旅融合,旅游业占三产比重将达50%

        太湖中的三山岛,过去以农业为主,村民收入低,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自从10年前三山岛开发旅游项目以来,旅游业已成为三山村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吴中区把区位优势和生态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吴中区区长金洁向记者介绍说,“吴中区拥有太湖72峰中的58峰,苏州14个古村落有11个在吴中,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找准保护与发展的‘结合点’尤为重要。”

        吴中区设立了每年300万元的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奖励资金,对全区古村落、古建筑实施保护的单位、个人予以贷款贴息和补助奖励,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古村落保护的积极性。同时,设立了每年1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发展古村文化旅游、雕刻、刺绣、书画、古建等传统特色文化产业。

        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陆巷古镇、明月湾古村推出“古村古镇游”,让散落在村里的名人故居给游客讲故事;依托雕花楼等古迹,碧螺春、太湖大闸蟹等特产,东山镇打造出春秋采摘游、碧螺茶文化体验游等特色线路……

        2012年12月,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东山、穹窿山、旺山4大景区联合组成的苏州市吴中太湖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当年累计接待中外游客18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20亿元。

        谈起今后的目标,金洁说,吴中区正在不断提升旅游服务业的贡献度,把环太湖旅游服务业发展成为全区的主导产业乃至支柱产业,占三次产业的比重力争达50%甚至60%,努力建成“长三角的后花园”。

        (本报记者 苏 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