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认识“上去了”,改革就不会迷失方向;纸上谈兵、大而化之、议而不行,再好的愿望也不可能变成现实,必须“下得来”。
当前,在改革的认识问题上,一定程度存在着“上不去、下不来”的问题。具体说,就是对改革的一些重要指导原则,往往不能从方法论上加以把握,而将其混同于改革的具体要求,认识“上不去”;而对改革的实际操作,往往不具体,停留于解放思想的一般议论层面,不善于将改革的任务工程化、项目化、具体化,这就是“下不来”。
比如,注重顶层设计与进行必要的试点,鼓励探索不争论与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摸着石头过河与改革的科学决策、系统设计本身并不矛盾,但有些人习惯于口舌之争,任其自然,容易混淆是非、搞乱思想,影响改革的实际进程。又比如,不少人在谈论所谓“思想不解放”的话题,说是私营民营企业难以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但是国家的鼓励政策已经非常明确了,关键是要设计进入的方式和途径,要创新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中间产品,要有相应的诚信和法治环境。而恰恰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又很不够。
之所以出现“上不去、下不来”的问题,一是心态浮躁,有的抱怨改革不到位,有的抱怨是改革带来了矛盾和问题,不能沉下心来,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和推动改革;二是作风不实,缺乏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三是水平能力不够,既缺勇气又少智慧。切实推进改革,必须下决心解决“上不去、下不来”的问题。
延安时期,陈云同志曾就如何少犯错误三次请教毛泽东同志。他说:“在延安的时候,我曾以为自己过去犯错误是由于经验少。毛主席对我说,你不是经验少,是思想方法不对头。他要我学点哲学。过了一段时间,毛主席还是对我说犯错误是思想方法问题,他以张国焘的经验并不少为例加以说明。第三次毛主席同我谈这个问题,他仍然说犯错误是思想方法问题。”(1947年2月7日,《陈云文选》第1卷第343页)。后来,陈云同志深刻地指出,“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
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不可能有现成的答案,需要积极探索。只要认识“上去了”,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改革就不会迷失方向,也不会出现大的波折。同时,改革是生动的社会实践,纸上谈兵、大而化之、议而不行,再好的愿望也不可能变成现实,必须“下得来”。
当前,改革面临重大机遇,具有很大的空间和余地。我们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各方面的改革,以改革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比如围绕扩大内需,需要积极探索流通和消费领域的改革;比如围绕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可以尝试在户籍制度、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比如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科技创新改革等需要大胆探索;比如中央提出转变作风,这是行政审批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改革的重要契机。
要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既能“上得去”,又能“下得来”。只有这样,才能不负历史机遇的惠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