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26日 星期二

    推动全民阅读

    美国何以能成为阅读大国?

    郭英剑(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 光明日报 》( 2013年03月26日   07 版)

        美国是出版大国,也是阅读大国。在我看来,美国除了历史积淀、国力强大、教育发达等原因外,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是政府重视。美国上下对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非常重视,2002年,美国出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水平,其针对的课程就包括阅读、数学、科学等。与之配套,布什政府的教育经费在2007年增加到244亿美元,比他初任时的2001年提高了40%。今年2月12日,奥巴马总统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强调:“各项研究表明,在那些优先发展教育我们青年学子的各州,学生们在长大之后就更有阅读的能力……”

        其次是机构推动。美国有各种各样与阅读有关的教育机构,以“国际阅读学会”为例,这家非营利组织现有超过6万名会员,其使命是倡导阅读,且致力于不断推进和提高阅读指导的水平,传播阅读研究成果以及与阅读有关的信息,鼓励人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该学会倡导的理念是literacy,字面意思是“读写能力”,即要达到一种“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再次是高校引领。注重思考以及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是高校阅读的重要特征。2008年我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时注意到,该校自2006年开始,每年都会向新生推荐一部书,他们称之为“Common Book”(同一本书)。其目的是给大学新生在刚上大学之际,提供一个围绕文本阅读的共享体验。他们希望借此搭建一个平台,供学生探讨问题、交流看法、尝试写作,或者让自己开阔眼界、深入思考。

        最后是社会共识。美国人爱读书,在机场、火车、地铁上,静心读书之人,随处可见。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很发达,不仅为人们提供阅读的书目(当然还有各种现代化的数字化设备),更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场所。

        中国要成为阅读大国,可以从美国全民阅读的现状中得到至少四个方面的启示:阅读要从孩子抓起,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包括幼儿园教育)不放松;阅读应该跟整个基础教育相衔接,特别要注重与写作以及思考的密切关系;阅读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的同时还要学会交流与沟通;要重视公共图书馆建设,使之成为大人、孩子周末以及各种寒暑假阅读的乐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