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新华都商学院主办的“首届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中国峰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中外经济学家围绕“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发展与变革”主题进行了探讨。
费尔普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自主创新是中国的正确选择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记者郭丽君)“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中国沿海地区是继续依赖与国外的贸易往来,还是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华都商学院院长埃德蒙·费尔普斯表示,在“中国、美国和德国三国市场经济模式比较”课题研究中,通过对经济活力、包容性与稳健性几个维度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自主创新是中国的正确选择。
费尔普斯表示,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必须要在自主创新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
“中国经济中的创新性项目越多,经济就越有活力。”费尔普斯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肯定会有积极回报。虽然从短期来看,创新需要增加投入,但从长期来看,创新不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提振消费,还会带动就业率的上升,这些都是中国经济所需要的。
辜胜阻(民建中央副主席):要创造“做实业能大富”的环境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记者郭丽君)“中国经济要提高增长质量,创造‘做实业能大富’的环境比‘造乔布斯’更重要。”民建中央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表示,中国经济现在正处于一个拐点上,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就要改变六个过度依赖: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外资的外需拉动,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的要素驱动,过度依赖房地产支撑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以环境为代价,过度依赖财富的非均衡增长局面。
辜胜阻认为,要改变这六个过度依赖,就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造“做实业能大富”的良好环境。他指出,要培养“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价值观,鼓励“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的精神,形成“尊重人才,能力至上”的理念。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制定产业政策须考虑比较优势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记者郭丽君)“制定产业政策时,不要看发达国家有什么,中国就做什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政府在制定产业振兴计划时,需要挑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否则政策就会失败。
林毅夫说,现在许多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都以发达国家做参照系,优先发展技术密集型现代化产业。然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短缺的情况,违反比较优势会使这些产业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没有自生能力。
“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是驱动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林毅夫表示,对那些勇于尝试新产业、新技术的企业和个人,政府应该在专利或税收优惠方面提供一些补偿。他还建议,政府在开发区或经济特区里实行一站式服务,形成产业集群,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