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登记,“一套房子两个证”将成为历史。除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将有望化解房地产交易中的一房多卖、盗卖房产等安全风险——
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今后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登记。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列入其中,以更好地落实物权法规定,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有效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财产权。什么是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它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不动产统一登记,好在哪儿?
3月初,济南市民王爱华拿着户口本、结婚证和载明了房屋面积等内容的一沓资料走进房管局,为她购得的一套二手房办理房屋登记手续,办理完毕后,她被告知一周内可以领取《房屋所有权证》。这还不算完,按照规定,办完房屋登记手续的王爱华,还必须去当地的国土资源局地籍科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一套房子需领取两本权证、买卖房产要办两道手续,对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方的老百姓来说属于正常现象。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施后,我国将按照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整合房屋登记、林地登记、草原登记、土地登记的职责,由一个部门承担。“一套房子两个证”的情况将成为历史。
不动产是指依自然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土地、土地定着物,因自然或者人力添附于土地并且不能分离的其他物。土地和房产是民众最关注的不动产。曾参与《物权法》起草工作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尹田表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中的“统一”,是指登记机关、登记规则、登记程序和登记收费等方面的统一。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将更好地维护房地产市场的交易安全,增强交易的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现在各地各部门单独对不动产进行登记,难免出现漏登、错登情况;各地登记流程不统一,登记费缴纳方式多样,增加了民众的交易成本,而统一登记将改善这一问题。房地产交易中,一房多卖、盗卖房产等交易风险也能够被剔除。
不动产统一登记,难在哪儿?
2007年实施的《物权法》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但由于缺乏实施细则,目前我国的不动产登记仍处于分散状态。
《物权法》起草人之一、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介绍说,我国的不动产登记至少分散在七个部门,比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土地管理部门登记,房屋在房产管理部门登记,草原、滩涂在农业部登记,林业资源在林业局登记,而各登记机构都有自己的法律依据。
刘俊海认为,不动产登记由各地的多个部门进行分散登记,一些地方登记机构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一,登记流程互有差异,削弱了对不动产物权的保护力度,也造成信息分散、重复登记、数据不统一等问题,有违物权登记初衷。
不动产分散登记存在诸多弊端,而早在6年前就写入《物权法》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却一直推进缓慢。专家认为,部门利益分割是推进难点之一。这一制度涉及多个部门,有的部门是垂直管理,有的是地方管理,情况复杂。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推行将导致部门之间行政权力的重新划分,部门各有各的利益,整个行政体制上没有完全统一起来,推行难度大。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王卫国分析说,全国需要登记的不动产数量庞大,包括不动产信息联网、信息录入等在内的整个系统建设,大约需要十亿元以上的投资。由于需要如此巨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在全国推行统一登记制度需要较长时间。
不动产统一登记,关键在哪儿?
《物权法》实施以来,广州、上海、深圳等地已探索试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但也仅限于房、地登记机关的统一,其他不动产登记权仍然在各部门,更无法实现全国联网。而此次方案中提到的登记制度,强调的是登记网络互联互通背景下的不动产登记。
如何建立健全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专家建议,首先应按照法律先行的思想,推动不动产登记法律或条例的制定,在全国范围内确定统一登记的条件与标准、明确登记机构的法定职权和登记流程,成为受访专家的共识。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冯长春分析说,《物权法》中仅有对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原则性表述,由谁负责,如何执行,都没有规定,所以出台具体的法规是必要的。
刘俊海建议,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登记机构,并明确该单位独立的法人地位,保证其独立性,确保登记机构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在登记工作中,应树立“安全第一,兼顾效率”的理念,确保每一项登记经得起法律和社会的检验。
为了保证交易安全,便于信息公开,专家认为应明确公众的查询权。刘俊海认为,要尊重与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对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公职人员的房地产登记信息可以考虑依照法定程序开放公众查询,而对一般百姓的房地产登记信息的隐私权要予以充分保护。(本报记者 杨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