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19日 星期二

    文论之苑

    检阅与展望——读《中国新时期文艺理论家研究》

    ——读《中国新时期文艺理论家研究》

    王青峰 《 光明日报 》( 2013年03月19日   14 版)

        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文艺理论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每一个文艺理论家都必须面对并寻求解决的理论问题。由刘文斌教授主编的《中国新时期文艺理论家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这方面的探索全面而深切。该书对当代中国特别是对活跃在中国新时期文坛的35位文艺理论家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分别是陈涌、蒋孔阳、陆梅林、程代熙、钱中文、王向峰、张炯、胡经之、王元骧、吴元迈、陆贵山、童庆炳、梁一儒、李万武、巴·格日勒图、郑伯农、杜书瀛、王先霈、曾繁仁、董学文、朱立文、严昭柱、冯宪光、马龙潜、鲁枢元、艾斐、刘润为、黄力之、赵宪章、金元浦、曹顺庆、欧阳友权、谭好哲、王杰、云德。这本著述弥补了对新时期文艺理论家个案研究不足的欠缺,又开创了为当代文艺理论家立传的新风。它对当代人的文艺理论、美学思想及其在这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所取得的成就,都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析,客观地审定了他们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应有的地位。

        该书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体系建构,以鲜明的态度维护了文艺理论的正确价值导向。作者从“史”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文艺理论研究要找到正确的道路,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文艺的特殊属性、规律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化和大众化;又从“论”的角度生动地回答了文艺理论家们在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道路的新探索与新拓展。作者结合具体作品,阐发了在文艺理论研究的众多理论和方法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最科学的方法,也是当代文艺理论工作者不可违背的理论武器。正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新时期文艺理论工作者对文艺理论的探索才取得了长足进步,产生了一批既坚守原点又锐意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并取得了一批优秀成果,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学体系。

        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理论研究获得了大批足以影响思想进程和学术方向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往往没有系统、全面的通史类著作加以展示。《中国新时期文艺理论家研究》全方位展现了当前文艺理论研究的基本面貌和主要趋势。通过解读一篇篇重要文章的背景、内容和价值,充分展示了在特殊时期和重大问题上,文艺理论家们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文艺理论实践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道路,怎样继续走好中国特色文艺理论道路”的问题,鲜明地体现了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同时,这本书清晰、完整地勾勒出当代中国文艺理论体系的主要脉络,揭示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实现中国化和当代化的完整链条。在历史资料的运用上,该书吸收了权威刊物发表的新材料,对一些重要人物、事件、社会思潮的描述和评价,也尽量参考或借鉴了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书中对每位文论家学术成果的评析,不求面面俱到、平分秋色,而是在简要介绍其全部成果的基础上,突出分析其主要成就,以便更好地凸显其理论个性,客观公正地对待其研究对象,切实做到“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力求实现“平理若衡,照辞如镜”。

        总之,全书用53万字的篇幅,勾勒出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理论的主要学术成就与发展线索,具有鲜明的文献特色与通史家风,充盈着厚重的历史感和深邃的思想性。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