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几天来,就如何实施这一战略,代表们在审议报告时各抒己见,形成共识: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创新驱动,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活力之源。
“创新驱动,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
“创新驱动,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代表说,“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将逐步进入长期个位数的中速增长,创新驱动是重要的战略选择。”邵志清说,拿上海来讲,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离不开制度创新,在先行先试地区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同样要以制度创新为基础。
“浦东发展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更有新兵。”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代表紧迫之感溢于言表,“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化改革开放作出了具体部署,建议先行先试地区改革应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中合理定位。浦东开发开放要发挥窗口作用和试验田作用,全面推进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和社会管理创新等领域的改革,同时聚焦重点,力求突破。其次,先行先试要从政策点突破向制度性创新转变。”
在广东代表团的开放日活动上,深圳市市长许勤代表也特别谈了创新驱动。他说:“创新驱动发展中要更加注重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经济大国未必是强国,强国必须是创新大国,深圳经济特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主导战略,全面优化创新环境,推动了创新向前沿和高端迈进,增强了我们的创新自信。实践证明,以创新驱动有质量的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也完全可行。建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不仅要重视科技创新,更要重视包括金融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商务模式创新和区域协同创新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建设。”
“创新关乎我们的未来”
在浙江代表团,中组部副部长沈跃跃代表的发言直奔创新主题。她感慨地说:“最近我一直在想,‘中国梦’靠什么来驱动,靠什么来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就是实现‘中国梦’的驱动力。”沈跃跃说,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来看,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经过30多年发展,很多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能几乎达到了极限,不可能再简单地扩张规模。所以,必须紧绷‘自主创新’这根弦。”山东兖矿集团董事长王信代表说。
在山东代表团、陕西代表团,代表们就创新各抒己见。山东省淄博市政协副主席、中石化齐鲁分公司研究院院长达建文代表向记者推介公司的青年工人:“自主创新,根本还得依靠人。我们的做法是,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通过加大科技培训,培养新鲜的科技人才储备力量。去年公司青年工人创新点子成果大赛上,发布了30项创新点子。”作为为火箭提供“动力”的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谭永华代表的发言吸引了在场所有人:“创新关乎我们的未来。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才能保障我国发展空间技术、和平利用空间的需要。”
以全球视野谋划推动创新
“当前,加大创新驱动发展力度,既要解决创新原动力不足、创新人才匮乏的问题,也要破解创新文化缺位、创新意识淡薄、创新与市场应用‘两张皮’的问题,更要站在全球视野,用全局眼光加快谋划和推动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春光机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家骐代表提出了一连串问题。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代表建议,应激励企业积极主动地在技术创新上投入,让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应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高校、科研院所不仅要出成果,更要出人才。通过开展全方位的协同创新,从而创造好成果、培育好人才、形成好机制。”
“以全球视野谋划推动创新,首先要以全球视野集聚高层次人才。人才是面向未来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沁新代表把“技术、人才、资本、文化”视为创新的四大驱动力。他说,当前,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企业更应以“创新发展”为统领,培养和凝聚人才队伍。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副主任沈岩代表提醒,目前科技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及方法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跑项目、要资金成了许多单位的重头戏,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也存在重复、浪费的现象。“要从全球视野谋划创新,必须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走得更稳健、更扎实。”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殷 泓 齐 芳 甄 澄 郭丽君 王国平 王逸吟 王昊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