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民生”二字贯穿始终,令人振奋。
为政之要,在顺民心,更在于改善民生。自2003年以来,宜都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连续8年荣获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称号,财政收入由2.4亿元达到25.9亿元,保持年递增率30%以上。也就是在2003年,宜都市委、市政府把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支出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坚持民生优先,打造民生政府,改善民生需求。宜都市委、市政府不断扩大民生财政投入的广度、深度和透明度。财力向城乡弱势群体倾斜,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5年以来,率先在全省建立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贫困群众子女教育资助体系、实施大龄下岗失业困难人员社保援助和社保补贴办法;整合资金6亿多元,向农业弱势产业倾斜;投入财政资金12亿多元,向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等民生薄弱领域倾斜。
宜都市委、市政府还在健全民生机制上下功夫。2010年,出台湖北省第一个县市级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涵盖产业规划、生态规划、素质规划、民生规划等内容;建立群众利益的诉求机制,完善网上民意平台,以书记信箱、市长信箱、市民论坛等形式形成快速民意反映通道,使各级各部门领导接待日、开放日常态化,形成民意反映互补通道。
(本报记者 张春丽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