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是家喻户晓的精神偶像,以热爱祖国、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高尚品德为内涵的雷锋精神如一把火炬,照亮并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适逢毛泽东为雷锋题词50周年之际,人们以各种艺术形式缅怀、歌颂这位党和人民的优秀战士,电影《青春雷锋》便是文艺工作者献上的一份挚诚心意。该片3月4日刚在全国公映,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呈现既熟悉又陌生的雷锋
“在电影中既要拍出大家都知道的雷锋,又要拍出大家不知道的雷锋,对我们是一个考验。”《青春雷锋》导演刘一君曾直言。的确,雷锋作为上世纪60年代的典型人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的事迹被无数次搬上银幕和舞台,在各种艺术作品中进行了多角度的诠释。面对这样一个经典题材、经典形象,电影人又该如何进行人物塑造,才能达到既吸引观众、又展现时代主题的效果呢?
“《青春雷锋》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雷锋形象,做到了对雷锋形象的经典延续和新颖塑造。”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一语中的。他指出,影片为雷锋的形象增添了更多的青春元素,阳光向上、积极励志,一下子拉近了年轻观众与主人公的心理距离。
影片赋予雷锋一种清澈、透明的性格特质,而正是这种人格魅力把雷锋还原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正如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赵葆华所说:“电影中的雷锋有情有义,有欢乐,也有忧伤,有失落,更有向往,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细微之处见伟大
《青春雷锋》独特的艺术追求,使他们在情节上做到了“既新颖又真实”,契合了当今观众的观影需求,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那时雷锋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历程。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海州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青春雷锋》写出了雷锋对生活和生命的真实体验。“以前,雷锋给我们的印象是他一辈子不断地做好事。这样来理解雷锋是没错,但是雷锋究竟在做好事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他内心的波动是怎么样的?我觉得大部分电影都没有展示出来,而这部影片做到了。”
片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令原广电总局剧本规划策划中心副主任高尔纯印象深刻:雷锋生活艰苦,每个月还要拿出很多钱去救济别人。战友乔安山问他,好多接受你帮助的人都不认识你,你为什么还要这么做?雷锋讲到了自己当年是如何被旧社会逼得家破人亡,好多他根本不认识的人是如何帮助他的经历,所以他对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从来一视同仁,一样帮助他们。“这段话非常自然地把雷锋的内心世界揭示了出来。”高尔纯说。
对雷锋各种情感的描述,也是影片的亮点之一。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胡克介绍道:“雷锋和王伶俐两人从小青梅竹马,感情很好。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走到一起,当雷锋看到王伶俐结婚了,那个镜头中表现出来的失落感,令人惋惜。除了爱情,雷锋对亲情、友情等情感也十分重视。雷锋的形象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给人疏离感的英雄,而是一个有情有爱的人。”
雷锋精神不曾走远
雷锋精神在几代中国人的成长记忆里都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许多人开始对雷锋精神、甚至雷锋这个人产生质疑。我们是否还需要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精神究竟对当代人有没有用?答案是肯定的。
电影《青春雷锋》为雷锋精神和年轻观众之间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年轻人通过影片了解了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实现雷锋精神的继续传递。海外留学回国的大学生周天天对此深有体会:“《青春雷锋》给我带来非常大的惊喜,打破了我对这种题材刻板说教电影的固有成见。影片有如一面镜子,我看到了雷锋,也看到了自己。雷锋精神并没有过时,他一直在我们身边,不曾走远。”
本报记者 李 蕾 本报通讯员 刘 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