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记住这个日子——2013年3月3日。
这一天,“协商民主”写进中共十八大报告后的首次全国政协会议开幕,跨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第一步。
贾庆林在政协十一届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积极开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中共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标志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也为我们民主党派发挥作用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广阔平台。”来自民盟界的委员这样说。
不是走形式的民主
3月3日上午,正在准备出席下午政协会议开幕式的政协委员,一拿到光明日报,看到“两会特稿”《协商民主:跨越 再跨越》就议论开了,许多见解很精辟:
“作为执政党,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现了开明、务实、顺应时代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体现出新一届领导人新的执政理念。”
“政协是一种横向的民主监督形式,与人大纵向的民主监督互为补充。”
“我们的协商有实际内容、有效果,不是走形式的民主。”
“可以反映基层最实际的意见,讲真话。”
据记者观察,说到协商民主,大家有话可说,有经验可谈。这是因为,对于委员们来说,协商民主,是自己做过的事,不是书本上的概念,更不是某种舶来品。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张亚忠委员的切身体会是,政协委员都是社会各界精英,有话语权,但不是光说话不解决问题。
他说到老百姓不满河南郑州河流污染的问题,省政协就组织考察团,深入市民中间摸清情况,后来跟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座谈,提出意见,督促职能部门解决了污染问题。
不扯皮不讲空话的民主
社会上最关心的问题是:协商民主有没有用,是怎么起作用的。
“协商真的是肝胆相照,是民主内涵实实在在的体现。”这是张亚忠的感言。
“协商是面对面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减少扯皮,有效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我们民主的一大优势。”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建安徽省委主委李修松委员的话,得到大家的认同。
“有针对性”,“可以面对面协商”,“有实质内容”,“能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委员对协商民主特点和优点的评价。
李修松等委员概括说,协商民主一有广泛参与性,二有可操作性,三有实效性。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谢晓尧委员是致公党贵州省委主委。他感到,有了协商民主制度,民主党派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他说:“在贵州我们可以同省委书记、省长面对面直接对话,代表致公党发出声音。在协商过程中,对我们提出的建议,省委省政府都会认真梳理、充分吸纳。贵州去年经济总量增速之所以能达到14.5%,我们致公党的参政议政也发挥了一部分作用,我们经过调研、反复论证之后提出的很多建议,促进了贵州经济发展。”
河北省唐山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河北省副主委胡万宁委员说:“凡是遇到如人事任免、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以及党委、政府的工作报告,年终经济运行情况等,在决策前政府都会向我们征求意见,面对面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对此,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江苏省委主委麻建国委员深有同感。
“有的国家在议会上扯皮争论,甚至上演‘全武行’。和那样的所谓‘民主’相比,我国的协商民主形式优越性实在太多了。”有委员坦言。
大有可为的民主
民进中央副主席、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委员说:“协商民主,最重要的是畅通大家发表意见的渠道。其次,就是中共中央能够广泛听取各种意见。这两个方面都做好了,协商的质量自然就会高,决策会更加科学,减少和避免失误。”
协商民主有很多表现形式,包括座谈会、通报会、调研考察、提案等。张亚忠说:“下一步,应该对协商民主的具体内容、方式、实现形式等进一步丰富和规范,在实现形式方面更要注重实效。”
李修松说:“协商民主是多层次的,多种形式的。我们要从上到下,把各个层次的协商民主制度都建立起来;要对现在正在实行的协商民主形式进行总结,好的形式大力推广,不完善的形式尽力完善。这样,才可以把各党派、各界别的智慧都凝聚起来、发挥出来。”
“协商民主大有可为,这种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肯定会越来越深化,越来越有效。”参加了3日下午的开幕会后,委员们对健全协商民主的信心更足了。(本报北京3月3日电 本报记者 倪 迅 刘 彬 方 莉 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