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04日 星期一

    献礼“学雷锋纪念日”50周年

    ——八一电影制片厂重拍雷锋故事

    《 光明日报 》( 2013年03月04日   13 版)
    本文照片均为电影《雷锋的微笑》剧照

        1963年,毛泽东主席为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将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今年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携唐国强、李幼斌、万思维、巫刚、宋春丽等众多知名演员,特拍摄以雷锋故事为题材的电影——《雷锋的微笑》,献礼学雷锋纪念日50周年。

        据了解,为了影片可以在3月5日准时上映,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工作人员昼夜奋战,从影片的开机到后期的剪辑,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汗水。八一电影制片厂以影片《雷锋的微笑》纪念“学雷锋纪念日”50周年,表达对英雄战士雷锋同志的崇敬与怀念,讴歌新时代下的雷锋精神,并为弘扬雷锋精神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三拍雷锋故事

        全新视角呈现鲜活雷锋

        雷锋精神在任何一个年代都值得讴歌,并不过时,目前关于雷锋题材的图书有近百本,影视作品20余部,而八一电影制片厂与雷锋更是有着深深的不解之缘。

        早在1964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拍摄了国内第一部以雷锋故事为题材的电影——《雷锋》,这也是最早的雷锋影视作品;1979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再次拍摄了电影《雷锋之歌》;如今,距离第一部影片《雷锋》的拍摄已经过去了5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将携《雷锋的微笑》与观众们见面。

        三个电影,三种角度,作为八一电影厂第三部雷锋题材电影,《雷锋的微笑》试图打破以往英模人物格式化、标签化的窠臼,颠覆拍摄思路,用一个崭新的视角重新解读雷锋和雷锋精神。

        但是,雷锋是个早有定论的英模人物,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定格,拍雷锋既不能炒冷饭,又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任意杜撰,况且雷锋所有的故事都是寻常小事,没有惊天伟业和传奇色彩,缺少戏剧冲突,看点较少,影视作品难以表现。而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能够最大限度地给人们提供各类精神产品,用传统的手段拍摄传统人物,不知能否打动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主流观众。无米之炊难为,拍摄雷锋的确太难了,对于任何一个导演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于张玉中导演也是如此。他否掉了编剧想通过照片来回叙往事的提议,革新了拍摄雷锋影片的思想,以某一张照片作为切入点,将一组组照片的时间顺序打乱,破除平铺直述的叙事方法,大大增强了影片的视听效果。《雷锋的微笑》中多次穿插毛泽东主席与英雄战士雷锋的隔时空交流,这是以往的雷锋题材影片中从来没有过的。这部影片不再拘泥于雷锋的好人好事,而是关乎一个普通士兵的灵魂和一个伟大领袖灵魂的照应和褒奖。

        毛主席曾说过:“学雷锋,不是学习他某一种精神,而是学习他的全部。”雷锋在他短暂而辉煌的22年生命历程里,留下了300多张珍贵的照片,而大多数照片上的雷锋脸上都带着浅浅的笑容。只有内心有阳光的人,才能笑的如此纯真。很多人认为雷锋的照片是摆拍的,在《雷锋的微笑》影片里直面了这个敏感问题,剧中以一个叫做“张季”的照相师的视角,真实地还原了雷锋多幅照片的由来。另外,对于雷锋青春期面对个人感情的问题,影片也有所着墨。影片揭下了一直贴在雷锋身上的符号化的标签,回归人性,将雷锋作为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士兵去看待,见证了一个特殊年代普通青年的成长以及他耀眼的思想光辉。这样直面摆拍的态度,恰恰彰显了雷锋的性格特征和品质,比躲躲闪闪显得更加真实鲜活。在这个炒作造假不时爆出、大众围观娱乐的年代,又能够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不逃避、不躲藏,微笑坦然直面社会大众的质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雷锋的微笑》在对现代社会某些现象的鞭挞上,具有着积极正面的教育意义。

        唐国强刻苦钻研可敬

        万思维趣“抢”雷锋逗笑

        唐国强在《雷锋的微笑》中饰演毛泽东,虽然他在影视剧中已经多次饰演过毛主席,在这部影片中却是首次尝试饰演老年毛泽东。因此,在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把控上他下了很大功夫,在台词和走位上也是极其刻苦。由于那个时期,中国内忧外困,国际局势紧张,毛主席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很少露出笑容。唐国强对这个角色做了深入的研究和设计,他研究很多资料后认定,毛泽东的动作与语言不同步,他的动作很多时候会滞后于他的语言,比如挥手,一定是说完话挥的。而一个找拖鞋的戏份,在零下十几度的条件下,唐国强光着脚走了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其敬业精神实在可敬。片中有毛泽东提笔挥写“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特写镜头,漂亮的行草确是唐国强亲笔书写。

        而在雷锋这一角色的选定上,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片中饰演雷锋的是八一厂新生代实力派男演员万思维,因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第8频道,开年军旅大戏《第五空间》中的出色表演,成功塑造老大班长——沃威一角色而广为人知,成为新一代军旅偶像,人气急升。当时,张玉中导演觉得他个子太高,脸型也是瘦脸,跟雷锋形象差距太大,起初试戏时只想让他演给雷锋拍照的角色。万思维不甘心,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争取演雷锋,所以试戏时,他要求服装给他穿上厚厚的冬装棉袄,并且一天吃4顿饭,为这个戏增肥了8斤,尽量让自己脸看起来圆一点。他说服导演的理由是,他和雷锋一样是小眼睛,最重要的是他和雷锋是老乡——湖南岳阳人!导演还在犹豫时,他们刚好在厂区大楼前撞到了大救星——黄宏厂长。万思维问黄厂长:我个子高能不能演雷锋?黄厂长一句话:谁说雷锋就一定是矮个子,雷锋就是个阳光帅哥!万思维心中的一块石头才落地,欢欢喜喜的演上了雷锋!

        微笑传承雷锋精神

        导演新解雷锋意义

        《雷锋的微笑》这部影片的基调应该是凝重的,是以雷锋牺牲后对他的追忆为引子的,而其教育传承意义是深远的。记者在采访张玉中导演时,他介绍到,影片开始于罗瑞卿和赖传珠向毛主席汇报雷锋的情况,为毛主席送去雷锋的照片,而结束在毛主席为《中国青年》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并引出以后几代领导人为雷锋题词的段落上,在表现雷锋的一生和雷锋精神的同时,照应到一个人民领袖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思考和价值取向,并深化了雷锋精神对于几代中国人及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雷锋的故事可谓路人皆知,在市场经济大潮跌宕起伏,尤其是人们思想观念杂陈,价值观多元化的当下,拍摄这样一部影片是否具有其现实意义?面对这样的异议,《雷锋的微笑》的导演、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室主任张玉中却给出了发人深思的回答。他说,“几十年来,雷锋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过多次改变,从最初的神话化到后来的人性复归,从完美的人格榜样到超越自我的时代英雄,雷锋终于不再是不可逾越的概念化、脸谱化的样板,而越来越接近普通人。所以这部影片不再拘泥于雷锋的好人好事,而是关乎一个普通士兵的灵魂和一个伟大领袖灵魂的照应和褒奖。也许现在的观众不愿意沉重,很多人对于雷锋精神一笑置之,但我们还是要拷问自己,这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凝聚力,难道我们不值得反复学习和倡导吗?倘若这个片子能给一个大众带来这些思考,那就是50年来拍摄这个电影的意义所在了。”

        (本报记者 李 蕾 通讯员 汤 雪)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