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03日 星期日

    大打折扣的“德国博士”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03日 10版)

        古语说,“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前一段时间,德国教育部长因涉嫌抄袭博士论文而被迫辞职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由于德国政界近年来爆出多起博士论文抄袭丑闻,让人们对德国政客的学术态度产生质疑,也使“德国博士”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2011年,39岁的时任德国国防部长古藤贝格因抄袭博士论文而辞职。这位年轻有为的部长是默克尔阵营里的新秀,也是德国政坛人气极高的超级新星,被视为默克尔的接班人。丑闻曝光后,默克尔曾力挺古藤贝格,但遭到学术界大规模的抗议,默克尔回天乏力,最终只得作罢。接着,欧洲议会副主席、德国自民党成员科赫-梅林的论文剽窃案也被曝光。德国海德堡大学的调查确认,科赫-梅林在2000年提交的博士论文中有“实质性”的抄袭行为。在其80页的论文中有120多处被定性为剽窃行为。1970年出生的梅林是欧洲议会最年轻的女副议长,因“剽窃论文”不但失去了博士头衔,而且身败名裂,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退出政坛。近年来,德国政界接连爆出多起学术造假丑闻:自民党议员卡吉斯因论文抄袭被取消博士头衔、北威州议员亚斯珀2012年因涉嫌花钱买博士头衔而被处以5000欧元罚款,德国基民盟党人舒尔霍尔特2007年竞选市长时自诩“博士”,而当时他不仅没得到博士头衔,甚至尚未完成博士论文,最终因“滥用学术头衔”被处以7500欧元罚款。

        德国是个极其看重博士头衔的国家,“博士”既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又体现其知识与学术水平,拥有博士头衔的人还可以申请将头衔印在护照和其他证件上。为了维护博士学位头衔的荣誉,德国很早就颁布了《学术头衔使用法》,其中规定,在两种情况下学位将予以剥夺:一、发现学位论文有造假、抄袭等学术不规范的现象;二、博士学位获得者本人的行为有悖道德准则。博士头衔代表了崇高的荣誉和道德水准,如果发现这位博士做了不光彩的事情,即使事发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其博士头衔也会被剥夺。

        德国博士头衔含金量较高,导致许多外国科研人员把德国视为从事高水平科研的宝地。仅2010年,就有3700名外籍大学生在德国完成了博士论文。但接连发生的德国政坛高官博士论文抄袭事件,不禁让人对德国大学一贯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政治家的诚信产生质疑。德国高校联合会主席肯普恩不无担忧地表示:“我担心,政界人士学术造假事件让人对德国学术界产生了瞒天过海、欺骗大众的印象。信誉是我们在和其他国家交往的‘货币’。只有在他们对我们的学术头衔都认可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在国际上取得成功。不然,整个体系都将受到连累。”

        德国学术界人士强调,学术剽窃触及了德国道德底线,对那些抱有侥幸心理骗取名誉的人,一旦东窗事发,不仅要剥夺其博士头衔,还应将其逐出政坛。德国媒体评论认为,任何领域都要尊重知识,保持诚实的求知态度,戒除投机取巧。特别是在德国这样一个十分重视学术态度的国家,担任要务的政治家应比普通民众更多一分检点,因为整个社会都在关注他们的行为,新闻媒体更是时刻监督,等着报道他们的各类丑闻。可以说,德国的政治家处处都在媒体的显微镜下,他们必须懂得要在阳光下行事。(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