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缅甸总统吴登盛就2013年政府施政发表演说,指出为确保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国家和人民,政府将系统制定短期和长期规划。缅甸国家经济和社会咨询委员会起草并获通过的“经济与社会改革框架”将在未来指导各领域改革的实施。
在这份框架中,创造就业和改善民生被摆在优先位置。为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政府已着手制定计划发展经济特区和工业区。当前缅甸政府计划开发的经济特区有三个,分别是位于仰光的迪洛瓦经济特区、位于西北部的皎漂经济特区和位于南部的土瓦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建好后,将有效带动缅甸的进出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业发展。除大型经济特区,政府还着手在各地兴建工业区,特别是缅中和缅泰边境开发的工业区能够方便邻国投资商来缅投资,促进当地发展。
参照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减少贫困过程中,中小企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缅甸成立了以总统吴登盛为主席的中小企业发展中央委员会,为缅国内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技术和人力等各种支持。据缅国内媒体报道,近日缅总统府向中小企业提供援助,发放300亿缅元(约合2.4亿元人民币)的优惠贷款。据官方媒体报道,目前全缅中小企业数量共有126237家,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9.4%。在经济改革中,邀请外资进入有可能给国内中小企业带来冲击。吴登盛总统在不久前的一次工作会议上呼吁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应对外资进入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带来的挑战。
2012年,缅甸在政治领域取得的改革成果让世界刮目相看,这为下一步实施经济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年1月19日,首次缅甸发展合作论坛在内比都召开,与会者包括国际组织、外国投资者和本地企业家,新近出炉的“经济与社会改革框架”被广泛讨论。与此同时,缅甸的国际债务问题取得重大进展。缅甸政府1月28日宣布,巴黎俱乐部债权国免除了缅甸将近60亿美元的国际债务。1月份,缅甸在清理了拖欠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债务后,获得上述金融机构新的贷款和项目支持。有分析人士指出,国际援助和外资进入有望助推缅甸经济发展。
当然,缅甸在经济改革的道路上并非一路凯歌。虽然西方国家对缅改革进程大加鼓励,并宣称扩大对缅投资,但截至目前真正进入的外资并不多。据不完全统计,去年缅甸吸引外资额仅约10亿美元,相比前年大幅下降。一些西方企业家坦言,缅甸资源丰富和人工成本低是很大的优势,但同时基础设施落后和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不争的事实。当前因为经济特区建设等利好消息刺激,工业用地价格暴涨,地皮大部分落入炒家手中,工业区建设进程缓慢。因为征地问题引发的居民与政府和相关企业之间的纠纷不时见诸报端。这些都对缅甸引进外资起到抑制作用。缅甸总统近日对欧洲访问的目的也是更多地吸引西方资金,以助推缅甸经济的发展。
(本报驻仰光记者 汤先营 本报仰光3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