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02日 星期六

    行走在路上 勇于去担当

    《 光明日报 》( 2013年03月02日   09 版)
    庄建(右)在《陈香梅全集》出版座谈会上采访。 资料照片

        编者按2月26日,本报召开“庄建新闻作品研讨会”,本报高级记者庄建介绍了自己从业近40年来对新闻记者这一神圣职业的执著与坚守,来自出版界、媒体界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对庄建一些代表性作品的影响力、特色、风格等进行了分析研讨,光明日报部分记者编辑参加了研讨会。本刊特摘发这次研讨会的发言摘要,供读者参考。

     

        从事新闻工作近40年,无论是做一线记者,或者做编辑、部主任,还是做中华读书报的总编辑,我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笔,面对丰富的实践,面对我的采访对象,我总有去采写、表现他们的冲动。

     

        一块儿去采访,常有朋友说我“过度采访”。能到现场的,我一定到现场,因为现场的采访是多维的,耳、眼、脑并用。有机会与当事人面对面采访时,我尽量不放弃机会。常常走了很多路,刨根问底,遍寻细节,最后写作时用在稿子里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没有用到稿子里的内容,常常在我们认识、理解采访对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亲眼目睹”“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触景生情”不仅是采访的重要过程,也是改变文风的重要基础。

     

        得知耄耋之年的蔡美彪先生新作《中华史纲》即将由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我就辗转表达了想采访先生的意愿。传回来的信息,是蔡先生委婉的拒绝:“书,读者还没看到,先听听读者的意见。”先生的低调与读者反应的热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一个月内,《中华史纲》销售已经近万册。这,成了我采访先生的理由。

     

        蔡先生终于同意接受采访,让我写了采访提纲,坚持笔答。我提出,即使笔答,我也一定要去看看他的办公室。先生最后同意,在办公室接受采访。

     

        在写蔡美彪先生的稿件中,有一个细节:

     

        我环顾先生的办公室。里墙下,放着一张折叠床,床上,放着单薄的被褥。在办公室时,每天中午,先生就在这里小憩。从在北大读研究生起,先生就在现在社科院近代史所所在的这块地方工作。几十年中,工作单位换了几次,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这块地方。年轻时,除了外出,他每天必来办公室。如今,85岁高龄,他仍如此,只是雨雪天不再出门。 “去年春节,老伴去世了。写书、生活我都是孤军奋战。八十岁时,大家给我祝寿,我想到以前自己给一位经济学家八十岁祝寿,他说了两句话‘八十不算老,再读十年书’。我说这个值得学习,但是光读书不行,要干一点事儿,改一下:‘八十不算老,再写十年书’,我就以这个为目标奋斗。到现在五年了,我真写了几本书。每天,我只有读书写书的乐趣。”形只影单的先生啊。

     

        文中所写的,都是我亲眼看到的。先生所说的,是笔答不会涉及的,而是采访交流中唤起的。办公室的简陋与陋室中先生志向的高远的反差,震撼了我。我把看到的和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没有先生办公室之行,我对先生的认识不会如此丰富鲜活。

     

        闻名全国的邱氏鼠药案,我和同事范又,与其他媒体的记者一起,从科学家完全处于劣势时开始关注,采访中承受过种种压力,但我们还是坚定地和科学家们站在一起,直到科学战胜伪科学,取得最终胜利。

     

        偶然的机会,我在采访中得知了1988年水电出版社的改革。那时出版界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潭死水,水电社的小小改革竟在社里引起轩然大波。采访使我置身争论的漩涡之中。我在稿件《发生在水电出版社的一场争论》中,写出了自己的观察,写出了自己的思考,写出了现实中的矛盾与争论。报道是中国出版业改革的第一颗信号弹。

     

        这篇报道的发表,也反映了光明日报的眼光与魄力。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出的这一稿件,连审稿时的不同意见也放在括弧中一并刊出,表明了报社的立场。季羡林先生看到这篇报道后说,“贵报还有一个别的报纸所没有的特点:在头版头条位置上发表长篇报道,只提出问题,不下结论,让广大读者自己去评判。今年5月4日刊登的《发生在水电出版社的一场争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这样的处理方法,由当时的历史环境决定。

     

        我热爱记者工作,是因为它总是与事实真相离得那么近,总是与崇高离得那么近,有机会尽快尽早感受到新事物的曙光,新思想的光辉。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精神的成长。近40年的记者生涯让我感悟,记者职业是社会给予我的馈赠,我除了以责任、真诚去履行职责,无以回报。(本报记者 庄建)

     

    庄建简介

     

        高级记者。1976年开始,在光明日报北京采访组、记者部、北京记者站、国内政治部、图书出版部、中华读书报工作,做过记者、副站长、副主任、主任、中华读书报总编辑。此间,无论做记者还是做主任、总编辑,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笔。通讯《劣质词典频频涉世引发的思考》(合作)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专员考乡长》获全国现场短新闻三等奖。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