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02日 星期六

    造就校长

    万佳 《 光明日报 》( 2013年03月02日   05 版)

        大学校长该是什么样的人?调查表明,在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国家,人们给出的答案大相径庭。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大学校长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是千差万别,各具神韵。一些美国高中生可能十分关心,他们将要报考的那所大学是否会有一位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校长,而另一些美国学生则会认为,校长不妨是一位平庸的管理者,只要能为学校找到办学资金就行。

        有人说,校长的“样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符合“好校长”的标准。“好校长”该有何种标准?一定是专家教授,或是“学术带头人”?一定是善于经营的管理者,或是具有相当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社会名人?显而易见,“好校长”对任何一所学校来说都是无价之宝,但不同大学所寻觅的“好校长”之“好”却应该各不相同。大学不该都是同一个样子,每所学校都该有各自的特色和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完美无缺的“好校长”是不存在的,“好校长”不该,也不会有统一固定的标准。事实上,对某国某地区某城镇的某所大学而言,最好的校长就是最适合主持该校事务的那个人。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样的断言估计没人会反对。

        既然根本不存在“最好的校长”,那么“最好的校长”在美国的说法显然不攻自破。关注国际教育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近年来,美国一些公共知识分子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持批评态度,《教育迷失》、《校园危机》等研究美国教育现状的专著的作者都认为,曾经辉煌耀眼的美国大学教育眼下正在走向衰落。在这些教育家看来,随着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公平逐渐消失,美国大学校长已经开始走向堕落: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基本使命”;他们让大学的管理模式越来越符合“公司标准”;他们让大学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他们关注的不是如何提升学生的心智和职场适应能力,不是师资队伍的稳定,而是能否吸引和满足富家子弟的高级校舍;他们正在让大学变成收费昂贵、思想偏狭、远离传统大学精神的场所。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显然不能只根据一两本专著而轻信美国教育走向衰落。整体而言,美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美国大学的教育水平仍然堪称国际一流。不管美国的大学校长们是否正在“变质”,美国高等教育是否正在滑坡,美国大学缔造的大学体系、大学传统和大学精神仍然值得借鉴和研究。不管怎么说,美国有一大批世界上公认的“好大学”,而“好大学”通常是由“好校长”掌舵。倘若美国大学教育陷入了危机,大学校长们肯定会被视为危机制造者,而“改造校长”就成了全社会应当担负起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造就校长”的话题常说常新。

        什么是中国校长的样子和风格?假如这个样子和风格目前还模糊不清,那我们实在是有必要发起一场“造就校长”的讨论。“好大学”和“好校长”首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倘若缺乏足够大的独立和自主空间,“好大学”和“好校长”都只能是痴人说梦。我们有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我们有了促进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的充足条件,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树立起造就“好大学”、“好校长”的意志和信心?中国的和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转折性的历史时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营造符合现代人文精神的大学制度环境。

        “造就校长”就是要改革我们的现代大学制度,就是要让每一所大学都有机会找寻和搭建符合自身现实条件和发展需要的品格和特色。世上已无蔡元培。以笔者之见,眼下最接近蔡校长的中国大学校长或许就是朱清时先生。作为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朱先生的治校理念和办学方式令人侧目,他在大学去行政化、理事会管校、教授治校、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小班制上课、书院制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造就中国校长之大业”有所创新。

        我们谈论大学校长的“样子”,绝对不是为了消遣,不是为了内心发泄而空发议论。我们是在寻觅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是在期待和展望中国大学的发展前景。中国需要有骨气的大学校长,敢吃螃蟹的校长,敢于质疑现行高教制度的校长,中国需要寻找自己的高教发展路径,从而建立起中国式的大学之道和大学精神。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