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01日 星期五

    文化体制改革的改革智慧

    《 光明日报 》( 2013年03月01日   09 版)

        文化体制改革之初是这样的场景:当一些农村还把看电影当“过节”时,在城市看电影已成为最普通的生活方式;当西部还在为看电视发愁时,东部则要从“看电视”变为“用电视”;当一些文化单位还在为要不要改为企业而徘徊时,一些文化企业已瞄准国际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向“文化航母”启航……

        不同地区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情况也千差万别,文化体制改革既与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又与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紧密相连,改革的复杂性可想而知,艰巨性不言而喻。如何有效推动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如此浩大的改革又怎样积极稳妥地推进?党的十六大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明确把文化建设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提出了两手抓、两加强的文化发展思路,提出了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方针,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实现了一个重大突破。

        区别对待 分类指导

        大山养育着这个村庄,也封闭和阻隔着这个村庄,青海省乐都县下营藏族乡被东、西、南三面大山紧紧包围着。长期以来,“听广播难、看电视难”一直困扰着1200多户藏汉村民,电视只能收到一两个台。2008年,政府在这个乡投资30万元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安装了广播电视卫星接收设备。乡长杨哇码兴奋地说:“现在能看到50多个频道的节目,畜棚养羊、养猪、大棚种菜都是从电视上学到的,知道的越多,越高兴。”

        下营藏族乡只是一个缩影,还有千百万个乡村受益于“村村通工程”,这些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得到了满足,打开了一扇认识外面世界的新窗口。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国家对公益性文化的支持,这些说不上名来的乡村将成为文化的“盲点”;如果没有对公益性文化的区分,也不会名正言顺地将真金白银投往这遥远的村寨——党的十六大明确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仅是我党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更让普通中国人享受到了公共文化的阳光雨露。

        目前,全国2亿有线电视用户已有1.1亿户实现数字化,通过采用直播卫星正努力从“村村通”向“户户通”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2011年全年资源建设总量达28.4TB(万亿字节),服务1.6亿人次;“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目标基本实现;农家书屋建成60万家,覆盖了全国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放映800万场,基本实现每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公益性文化事业坚持由政府主导,注重公益性、基本性、均等和便利性,让广大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方式焕然一新。

        不仅在顶层设计上区分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文化体制改革在进程中,也处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为了防止“一刀切”的简单思路,文艺院团改革提供了五种思路:“转制一批、整合一批、撤销一批、划转一批、保留一批”,使全国文化系统国有文艺院团顺利完成改革;非时政类报刊率先分类推进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等类报刊和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报刊的改革……研究越深、分类越细,改革措施也就越有针对性,改革进程也才越平稳。

        循序渐进 逐步推开

        一串数字描绘出2103个国有文艺院团“加速跑”的改革轨迹:2003年起步,开始“跑”得并不快,到2008年才有69个完成改革任务;2009年122个,2010年扩大试点,达到461个……到2011年5月完成试点,明确“五个一批”的改革路径,进入“加速跑”,当年年底1176个院团完成改革任务,2012年10月整个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画下圆满的句号。

        为什么最后一年改革“跑”得如此“快”,实际上前八年为这一成绩的取得做了长时期的铺垫和充分的准备。

        改革“急”不得,需要扎扎实实推进;改革“慢”不得,需要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现在看到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成绩单”似乎只是简单的数字,但在改革之初这些数字却被有些同志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6900多家文化事业单位核销了,近30万人的事业身份被注销;2100多家国有文艺院团、580多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电系统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均完成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不“翻烧饼”、不“瞎折腾”,科学的做法就是循序渐进“小步慢跑”——试点先行、先易后难、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经验、完善政策后,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十年磨一剑”,用“时间表”去约束,用“任务书”去规划,用“路线图”去实现——文化体制改革完成了中央确定的阶段性任务,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产业生产经营机制,生产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日报发行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更多更好的满足。(本报记者 张玉玲)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