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版1月30日的《顺其天性,“长”出天才》一文以数学大师陈省身为例,说明“发现了天才,就应为其创造顺应天性成长的条件,使‘金子’在最合适的条件下发光。”由此笔者想到民国时期三个“发现天才”的故事。
一是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恳请王云五担任秘书的故事。王云五是我国自学成才的典范,“学校生活,不满五年。”在其24岁时,偶然见到孙中山,孙中山听到其坚持背诵百科全书并每晚业余为报纸写稿的故事,便马上邀请其担任秘书。王云五在回忆文章中动情地写道,其敢于用人,明知王云五“出身寒素,又没有什么学历”,却“下手谕派我为临时大总统府秘书,面嘱我在接待处代他接见一切来访的宾客。”后来,王云五以此为平台,学业突飞猛进,视野大为拓展,最后发明“四角号码”,并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二是《大公报》总编辑胡政之让萧乾主编副刊的故事。民国著名报人胡政之以爱才著称,聘任年仅22岁的萧乾担任著名副刊《小公园》主编,第一次谈话时,他对颇为忐忑的萧乾说:“你觉得不对头,这就对头了。我就是嫌这副刊编得太老气横秋,把你请来,就是要你放手按你的理想去改造这一页。你怎么改都成,我都支持你。”据萧乾近年来回忆,当时名报的副刊都是由专家学者主编,由无名后辈主持副刊极为罕见。萧乾从此得以在新闻界和文艺界站稳脚跟。
三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请梁漱溟担任讲师的故事。梁漱溟仅有高中学历却在北大当教师,成为当时北大美丽一景。梁漱溟在《我到北大任教的经过》中说,因为其在《东方杂志》连载一篇长文,蔡元培便带着文科总长陈独秀登门去请24岁的梁漱溟当讲师。梁漱溟不敢应承,蔡元培说:“你说你教不了印度哲学,那么,你知有谁能教印度哲学呢?”当时梁漱溟的学生有和他年龄相仿的冯友兰、张申府等。梁漱溟“破格”在北大教书,也使自己的学业跃上了新台阶。
以上三个“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里,三位“伯乐”成就了三个杰出人物。这些“伯乐”完全忽略学历、任人唯贤,其发现人才的独特眼光和用人不疑的可贵精神,对于我们当下改革教育制度和用人制度具有很强的启发价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