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25日电(记者金振蓉)说到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总是清清楚楚。而说到生态投入,则是种了多少树,花了多少钱,而它对环境、健康、就业、财富增加、资源获取等等带来的效益,则往往是一笔糊涂账,现在是到了该好好算算生态账的时候了。今天,在“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框架体系国际研讨会暨中国首个生态系统生产总值项目启动会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章新胜、前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项目旨在建立一套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对应的、能够衡量生态良好的统计与核算体系。通过计算森林、荒漠、湿地等生态系统以及农田、牧场、水产养殖场等人工生态系统的生产总值,来衡量和展示生态系统的状况。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副主任欧阳志云研究员认为,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概念的提出,填补了目前国内外对自然生态资产核算指标的空白。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苏艺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库布其沙漠治理区进行了调查,她指出,如果沿用GDP核算体系的话,由亿利资源企业20多年累计在库布其沙漠5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上的绿化投入是23.34亿元,这应该算是一笔不划算的投资。但如果从生态供给价值、生态调节价值、生态文化价值、生态支持价值等方面进行科学系统量化评估,库布其沙漠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则可能由20年前的负数增长,变为目前的300多亿元。这还不包含大规模的土地改良和碳汇等价值。
来自国家林业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瑞典等国驻华使馆和国际环保组织的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一些国外代表表示,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很大震动。如何找到一个科学的核算体系来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也是全球面临的课题。中国的探索将为国际社会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