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25日 星期一

    纪念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②

    “一生无愧为雷锋的战友”

    ——记河南省邓州市“编外雷锋团”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25日   03 版)

        1960年,河南省邓州市560名热血青年入伍,与雷锋同处一个团,甚至一个连、一个班,并肩工作与生活。以后,他们一些人当了“雷锋团”团长、政治处主任、营长、教导员、连长、排长;当战士的,也多数入了党。

     

        “一生无愧为雷锋的战友”。带着铮铮誓言,他们从1963年至1986年陆续退伍转业回到家乡邓州,在各自岗位上弘扬雷锋精神,与“雷锋”一同走过50年。

     

    “雷锋”在邓州落户了

     

        1986年,雷锋生前所在团第九任团长宋清梅转业回乡,任市文明办副主任,副科级。有人为他抱不平:“你是‘雷锋团’团长,牌子亮,找找人弄个处级吧。”宋清梅很诚恳:“像雷锋那样,当个螺丝钉不好吗?”

     

        1990年,雷锋的战友们在邓州市成立“学雷锋指导委员会”,定期互通学雷锋情况。一次聚会,在座的有团、营、连三级主官和机关部门领导,就像一个“团班子”。大家眼睛一亮:咋不组建个“编外雷锋团”呢?

     

        1997年4月,邓州市委、市政府、人武部以公益组织形式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编外雷锋团”在邓州市正式成立,由人武部代管,仿照部队编制,下设3个营9个连。随后,邓州市政府出资建起“编外雷锋团”展览馆。

     

        “雷锋”在邓州市落户了。“编外雷锋团”每天有人值班,每月最后一天有工作例会,多年雷打不动。

     

    信念在心中坚如磐石

     

        这些年,老兵中有110多人先后下岗。困难和考验,接二连三。但像雷锋一样的信念,在这些老兵心中坚如磐石,没有一人向组织张口伸手。

     

        丁士豪和雷锋一个连队,复员后先后3次上岗又下岗,最后还把“饭碗”留给更困难的人。当年58岁的丁士豪带着老婆孩子到河岸承包荒地和养蜂。滩头一座简易房内,端端正正贴着雷锋像;每季度最后一天,他都准时出现在村委会交党费,这个习惯已坚持14年。

     

        曾和雷锋床挨床的姚德奇,从团政治处主任职务上转业任邓州市房管局局长,掌管大笔经费和房源。有人送给他一个绰号,叫“一碗端”。为啥?姚德奇立下铁规:不管来客是谁,都是一碗羊肉汤、两个油馍,想拉近乎挖房源,没门!房管局年年被上级纪委评为先进。

     

        在农村的老兵有260人先后当村干部,带富47个贫困村。村民们说:“村子由穷变富,多亏有雷锋的好战友。”

     

    千万个“雷锋”接班来

     

        成立16年来,“编外雷锋团”23次“扩编”,从最初的3个营发展为16个营,成员由560人发展到4856人,是全国最大的学雷锋志愿者团体。

     

        “我们多次‘扩编’,目前还有12000多名群众申请加入”,“编外雷锋团”团长宋青梅说:“弘扬雷锋精神的接力棒代代相传。”

     

        2007年3月,南阳理工学院的71名大学生志愿者,申请加入“编外雷锋团”。有人说该院不在邓州市,“异地入团”没有先例。“编外雷锋团”领导认为:学雷锋不分地域,只要愿意再远也欢迎。该校建立第一个“大学生雷锋营”。随后,开通全国首个校园“1+1雷锋爱心服务热线”。组成的12个暑期大学生乡村支教服务队,分赴周边24个贫困山村中小学支教,被中宣部、教育部等5部委联合表彰为“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优秀团队”。

     

        2010年3月,邓州市网络“吧友会”200多名会员联名提出加入“编外雷锋团”的申请。获批准后,“吧友会”更名为“学雷锋吧友营”,开办学雷锋网页,设立“爱心援助基金”。3年多来,已开展爱心救助40多次。

     

        漫步邓州市,交警“雷锋岗”、公交“雷锋号”等标识格外醒目。

     

        “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是‘编外雷锋团’开展活动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据邓州市委宣传部部长陈达介绍,“编外雷锋团”覆盖邓州市电力、城管、交通、卫生、移动通讯等领域,涉及21个窗口服务行业,成为传承雷锋精神的沃土。

     

        这些年,邓州市涌现出“学雷锋先进集体”364个,文明单位427个,连续3年被评为“双文明建设示范城市”。(本报通讯员 魏联军 焦景宏 冯海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