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24日 星期日

    “海归”保安队长干得怎么样?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24日 02版)

        网络热议“海归”保安队长,记者也忍不住想跟跟风。不过记者并不想讨论“海归”该不该做保安的问题,而是想看看“海归保安队长”究竟干得怎么样。就这样,记者见到了看上去沉着稳重,谈吐间却有些腼腆的刘烨。

     

    “保安”≠“站岗放哨”

     

        刘烨说,自己最初也没有考虑过进入保安行业。1999年,就读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他,抱着“出去看看”的想法,自费赴波恩大学留学,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时,他决定回国。

     

        刚开始,刘烨一门心思瞄准“国际贸易”,但一连应聘了多家公司,都没有理想的岗位。有一次在社区服务中心办理劳动手册时,他看到了中保华安的招聘信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听招聘人员介绍了刘烨的经历后,曾经是资深外交官的公司领导唐振琪决定亲自面试,最后决定高薪将他聘为涉外安保联络专员。

     

        “保安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站岗放哨’,而是新型的现代安全服务业,是维护公共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中保华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孔宪明告诉记者,中保华安是全国第一家专门从事现代安全服务业投资和管理的公司,但也遭遇人才瓶颈。

     

        “保安是高要求的安全管理岗位,需要综合运用高科技手段,要求管理者具备较强的学习、沟通、统筹和应急处置能力。”刘烨自豪地说,他现在已经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保安队长”,带领着100多人的保安团队。刘烨的团队助理也是一名“海归”,从加拿大本科毕业后回国。

     

    “高学历”≠“好工作”

     

        对于刘烨的选择,有人支持,有人惋惜,还有人打趣,刘烨都能坦然面对。他不掩饰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感觉每天都在进行新探索。”

     

        2011年7月,公司刚刚接手的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安全服务出现状况。刘烨临危受命担任“保安队长”。他发现整个园区有上万道门,谁忘带钥匙了,只要凭脸熟就能请保安用备用钥匙开门。刘烨立即制定了一套关于取用钥匙的严格流程,包括如何出库、由谁授权、谁能来取、由谁使用,再到查收、回库、备案,每个环节都受到严格控制,从而彻底消除了这方面的安全管理漏洞。在“留用察看”的3个月内,他带领的保安团队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认可,为公司留住了一份长期服务合同。“刘烨证明了他的能力,也证明了我们当初高薪聘用他的眼光。”中保华安总裁办副主任邹良杰说。

     

        “有的人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就‘两眼雾茫茫’,一些基层岗位、服务行业也看不上眼、沉不下身。其实,不少像保安这样的行业,高端管理人才缺口很大,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很多。”刘烨希望自己的求职之路,能对一些从“海归”变成“海待”的人有所启发。

     

    “干得好”就是人尽其才

     

        “海归保安队长”引发争议的背后,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出国为的是什么?有人用留学的花费和就业后的收入进行比较,提出“值不值”的问题。记者认为,出国不是“镀金”,也不是简单的“等价交换”。“学成归国”并不意味着好工作唾手可得。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刻影响,全球就学、全球就业已经成为趋势。这样的背景下,拼的还是有没有真本事,能不能干实事、出实绩。

     

        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在不少人眼中,“海归”做保安、当司机、卖蛋糕,似乎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工作,是一种人才的自我浪费。那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衡量成功、衡量幸福不能用一把尺子,对好工作的认识也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服务行业、基层岗位同样大有可为。特别是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认清行业的发展趋势,找到适合自己、能够发挥才干的平台,享受工作的乐趣,在工作中锤炼自我,即使苦点累点,也是值得的。当然,如何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需要个人的理性选择,也需要更多的伯乐,需要更细致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