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23日 星期六

    以正视听

    印度“水稻卫星”虚多实少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23日   08 版)

        近日英国《卫报》报道称,在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的小村达瓦什普拉,一位名叫苏曼特·库马尔的农户所种的水稻“每公顷单产高达22.4吨”(约合每亩2986斤),“超过”了中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创出的每公顷19.4吨的世界纪录,甚至超过了国际稻米研究协会等农业机构在试验室条件下所创造出的纪录。据说“创造世界纪录”的那片稻田,“既没有使用化肥,也没有使用除草剂,仅仅依靠非杂交也非转基因的普通水稻就创造了世界纪录”。

        此消息一出,引发关注。不过,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印度国内,对这一“水稻卫星”,都是信者寥寥,疑者多多。

        的确,印度曾于1974年创造的小片试验田亩产单产干重1184.8公斤(每公顷17.77吨)的世界纪录,后来中国于2001年打破了这个纪录。但此次印度放的“水稻卫星”却显得说服力有些不足。

        此次水稻单产世界纪录的发生地达瓦什普拉村,位于印度最贫困、腐败现象最严重的比哈尔邦,该村也是印度的“卫星村”“奇迹村”,因为过去三年里,这里已放了多个农业“卫星”。据印度媒体报道,在2011年上半年种植季,该村一位农民“创造”了马铃薯产量新的“世界纪录”。而在2011年的下半年种植季,当地另一位农民创造了小麦产量的“世界第三纪录”。但迄今为止,全世界几乎所有相关农业领域的专业机构,对这些“奇迹”,均采取不信、不看、不理的态度。

        一些国际知名的农业专家指出,一个不知名的印度小村庄在农业领域连续“刷新世界纪录”,而世界这么多发达国家却无一位农业专家前去实地研究,各种世界性的农业学术刊物上也未见任何一篇相关论文。这一现象并不正常,也从侧面说明了一定问题。

        一些专家还指出,对这样巨大的产量差异变化,农民库马尔以及他所在的村民事前竟然没有“直观感觉和反应”,只是收割时才觉得“稻米的穗子比以往要特别沉,而且颗粒也更饱满圆润”。这似乎与创造世界纪录超级优秀农民的水准相去甚远。

        印度国内的农业专家们普遍对这个“水稻卫星”充满疑惑。迄今为止,在印度没有任何农业专家承认此项成果。但曾经仅仅当过农民、而不是农业专家的比哈尔邦农业部长却坚称他的人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宣布这是真的。

        这位农业部长还宣称,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水稻单产世界纪录,则是因为使用了世界先进的“强化栽培”技术(SRI)。这一点又引起了专家的质疑。

        一些专家指出,强化栽培技术的致命缺陷是,如果在连续耕种的土地上使用,会造成水稻田土壤退化,使用强化栽培技术既需要当地有很好的水利设施,又需要巨大的人力劳动。

        一些专家还指出,水稻要光合作用,印度比哈尔邦去年雨水偏多、阳光很少,居然出现了如此的高产水稻,实在是匪夷所思。

        据说就在创造了世界纪录的达瓦什普拉村,去年水稻收获季前夕,许多参与推广“强化栽培”技术的资助人都相继退出。随后,印度政府对这个项目注入了一百万美元,不久就“产生了世界纪录”。这个巧合耐人寻味。

        一些国际农业专家还认定,在达瓦什普拉村放“水稻卫星”的非政府组织有明显的作假行为,该组织明明使用的是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的Arise-6444号杂交稻种,却硬说是普通水稻。而当媒体宣传这里创造水稻单产世界纪录时,却没有任何国家的农业专家到实地观摩、测量,甚至连这每公顷22.4吨产量到底是湿重还是干重,到底是多少平方米面积上种出来的,都无人知晓。   

        (本报伊斯兰堡2月22日电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 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