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舌尖上的浪费”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殊不知,在医疗行业,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样触目惊心。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医疗资源浪费占到医疗总费用的30%以上,严重地区可达40%—50%。更有专家指出,医疗资源浪费已成为危害我国医疗行业的“恶性肿瘤”。
浪费一 大专家看小病
早晨6点,天还没有大亮,家住北京东城区新景家园的梁益就已经在首都儿科研究所的大厅排上队,等着挂专家号了。
“我女儿今年1岁,昨天在她手上、脖子上发现了几处红疹子,估计是湿疹,不过还是请专家看看才放心。”梁益告诉记者,他家小区的西门外就是普仁医院,是一家二级医院,也有儿科,但孩子的问题马虎不得,再辛苦也要到大医院看大专家。
排了近3个小时的队,梁益挂到了一位姓刘的主任医师号,又经过1个多小时的候诊,他的女儿终于看上了专家号,并确诊其患上了小儿最常见的湿疹。医生给开了一瓶洗液和两管湿疹膏,预计三五天就会好转。梁益感慨地说:“看病难啊。”
像梁益这样,只相信大医院、大专家的人非常多。他们一方面饱尝“看病难”之苦,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导致“看病难”的重要因素。
点评:当前,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小病大看”,这样一来,多数专家大部分时间看的都是常见病,造成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首诊往往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缺乏检查结果,专家也很难作出诊断。因此,患者应首先选择普通医院或挂普通号,由医生来判断是否需要去大医院就诊或挂专家号,这样既能节约医疗资源,让大专家的时间用于真正需要的患者,也可使患者就医更加便利和准确。
浪费二 药品“大处方”
前不久,赵超阳因咽痛、咳嗽去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为急性咽炎,给他开了阿莫西林、利咽解毒冲剂、华素片、可愈糖浆、葡萄糖酸氯已定含漱剂等,共花费1700多元。赵超阳怀疑自己遭遇了“大处方”。
其实,现如今去医院看个感冒发烧,开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药品,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多数人都司空见惯了。而这种见怪不怪的背后,透露出的是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
一位从业多年的医生透露,他在一些科室中,曾亲眼见过画“正”字开药的医生。画的“正”字相当于医生的账本,而这个账就意味着回扣。有些药品,内行人一看便知是非必需的,但正是因为有了利益的驱动,才会有了“大处方”。这样的处方,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健康,却能够增加医生或医院的收入。2011年,深圳市儿童医院发生的“八毛门”事件,将“大处方”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曾坦言,“大处方”的现象相当普遍。
点评:“大处方”的出现,一方面可能是医生业务水平低,只懂得多用药、用好药,另一方面就是某些医院或个人,不顾职业道德,追求利益。因此,要想彻底消灭这种行为,就要取消以药养医,推行医药分开,严查“大处方”,这样一来,既割断了医院与药品间的利益关系,又割断了医生与药品之间的利益关系。与此同时,还应理顺补偿机制,让医生的知识价值得以真正体现。
浪费三 高新仪器检查常规化
现如今,多数病人进入医院,通常要先进行检查、化验,少则几项,多则几十项。其中,CT、彩超、核磁共振甚至PET-CT等各种高新仪器检查,已经逐渐成为常规化项目。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检查与病情没有直接关系,属于可查可不查的范围。
还有一部分经济状况较好的人,盲目迷信高新仪器检查,主动要求做各种昂贵的检查,以为这样就可以早发现、早治疗。殊不知,钱没少花,效果却不一定理想,还可能反受其害。
此外,许多转院的患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旦转到其他医院治疗,哪怕是刚刚做过的检查,到了新就医医院往往要重做一遍。赵女士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她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发现肺部有3毫米的结节。于是,赵女士带着CT片子和诊断报告到专科医院请教专家。专家看过片子后,说赵女士所拍的CT片子看不清楚,要求其重新做个薄层CT检查。自己体检的医院也是三甲医院,为什么在那里拍的片子,到了另外一家医院就看不清了?如果说变动较大的项目,如血检、尿检等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重做无可非议,但变动相对较小的项目,如CT片子,短期内多次检查不太合理。而且,有些检查项目本身就对健康无益,如果短期多次使用,会不会反倒“伤身”,对此,赵女士很是疑惑。
点评:一些医院不断购买高新仪器的高投入,必然期待高额利润的回报。医院管理者片面追求本单位的经济增长,将经济指标层层分解,各种各样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无形中助长了医生滥用医疗资源的风气,促使各科室开展各种不必要的医疗服务。有些医院为了提高某类仪器的使用率,竟给医生开出高提成的激励机制。
诸如此类明着、暗着的各种浪费,还在一定程度上吞噬着我国新医改的成果,国际专家也直指我国新增医疗资源被浪费。日前,牛津大学公共卫生系教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联合在国际知名期刊《柳叶刀》发表文章指出,我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成功接近全面医保覆盖值得称赞,但当前医疗服务仍受制于浪费、低效、服务质量低下,以及有资质的医疗人员稀缺且分配失调等问题,使得医改资金和医保覆盖转向有效的医疗服务困难。他们认为,我国应该增加投入,但投入增长幅度应该放缓,以保证将资金和资源投入有效的医疗服务之中。
(本报北京2月22日电 本报记者 田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