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22日 星期五

    光明时评

    背《岳阳楼记》免门票值得学习

    周 龙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22日   02 版)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春节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开展优惠活动,游客背诵出《岳阳楼记》可免费领取门票。一时间,景区之内书声琅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响在景区,有六千多人成功领到门票。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我国人文景点众多,世界遗产就多达43处。岳阳楼景区开展背古文登楼活动,是让公众感受历史文化的创新之举,值得各地景区特别是人文景区学习。

        “不少参与活动的游客目的是证明自己的文学素养,而不是一张免费门票。”岳阳楼景区的工作人员如此解释活动为何广受追捧。但对到岳阳楼的游客来说,“只要在10分钟内用普通话背出《岳阳楼记》,就可以免费获得全价80元的景区门票”,这种激励的作用恐怕也不可忽视。

        如果80元的门票还不够激励人的话,那看看下面这份景区票价单:泰山127元、曲阜“三孔”联票185元、云南石林门票175元、九寨沟门票220元、黄山门票230元、张家界门票245元……如果背段“子曰”能免孔府门票,相信公众的积极性肯定会非常高。

        遗憾的是,文化景区现在正成为个别地方的摇钱树。有调查显示,少林寺每年接待游客数量大约在300万人次,景区旅游收入已占当地财政收入的1/3。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些严重依赖门票收入的地方,真要学岳阳楼景区的做法,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动辄二三百元的门票,让大好河山成为“看不起的风景”,严重阻碍了公众出门旅游的脚步。

        在旅游大开发的背景下,一些地方将文化景区作为固定资产推介,吸引商业资本搞基础建设,最后地方政府和旅游开发公司按比例分享门票收入。资本引入改变了很多文化景区的面貌,但也让景区门票价格年年攀高,寒了公众感受文化的热心。

        相比中国景区门票的“高不可攀”,国外许多景点的门票价格十分低廉,法国卢浮宫一张普通参观门票仅9.5欧元,折合成人民币跟岳阳楼差不多,但人家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全天免费;意大利、埃及等国的著名景点门票价格也普遍低于居民收入的1%。

        都是世界唯一,为何人家没看到景区门票涨价的“生意经”?背《岳阳楼记》免票值得叫好,但它因“一枝独秀”而成为新闻的现实,也让我们看到更多的文化景区正离金钱越来越近、离文化越来越远。背《岳阳楼记》免门票这样的事真应多一些,但要让更多的文化景区“学有所成”,考验的恐怕还是我们旅游开发的根本目标,是资本的利益最大化,还是公众的利益最大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