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在全国古籍普查中陆续发现了一些过去不为人知或少为人知的珍贵古籍。这些古籍的发现是全国古籍普查的重要成果,是学术界开展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是大众期盼了解的民族珍贵文化遗产。本刊得到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支持,从本期起,陆续刊登古籍普查的重要发现,以飨读者。
2009年初,北京大学接受捐赠,从海外抢救回归了一批西汉竹书。在总数达3300多枚的竹书中,有存字最多的文字学经典《仓颉篇》、保存最完整的古本《老子》、记载秦始皇临终遗言的史书《赵正书》、年代最早的古小说《妄稽》……
竹书文字的书法极为精美,包含七八种不同的书风,堪称西汉隶书艺术的瑰宝。在一枚竹简上发现“孝景元年”纪年,专家结合文字形体和内容分析,认为这批竹书很可能抄写于汉武帝时期。竹书内容全都属于古代典籍,基本涵盖了《汉书·艺文志》所划分的“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大门类。
“六艺”类文字学经典《仓颉篇》赫然其中。《仓颉篇》原本是秦丞相李斯等人编纂的识字课本,西汉时期经过改编,形成“六十字一章”的结构。此书宋代以后就已亡佚,自20世纪初以来,地下出土了不少书写《仓颉篇》的汉代简牍,但大多是零星片段,其中存字最多的双古堆汉简《仓颉篇》也只有541字。北大藏西汉竹书《仓颉篇》现存1300多字,远远超过以往的发现。同时还保存了少数完整的章节,不是汉代流行的“六十字一章”,而是更接近秦代版本的原貌。
北大藏西汉竹书《老子》现存5200多字,超过了马王堆帛书《老子》,是目前最为完整的简帛《老子》古本。在两枚竹简背面发现“老子上经”、“老子下经”的篇题,这是《老子》书名在简帛文献中的首次发现,而且证实了《老子》称“经”的记载。它还保存了完整的篇章结构,共分77章,不同于传世《老子》版本的81章,这对于研究《老子》分章的演变很有价值。
《赵正书》的“赵正”即秦始皇嬴政,此书记载秦始皇临终时遗命丞相李斯等人立胡亥为继承人,与《史记》中胡亥与赵高、李斯密谋篡改秦始皇遗诏的记载截然不同,可见汉代人对这段神秘历史的讲述曾有过多个不同版本。
竹书《妄稽》讲述了一个士人家庭中发生的故事,这位士人名叫“周春”,他先娶了一个奇丑无比的正妻“妄稽”,然后买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小妾“虞士”;“妄稽”妒忌“虞士”的美貌以及她与“周春”的感情,想方设法拆散他们,对“虞士”横加摧残;然而“妄稽”最后却暴病身亡,临终对自己的妒忌表示忏悔。《妄稽》全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尤其是对“妄稽”的丑陋和“虞士”的美貌有大段华丽铺陈的描写;它的发现将我国世俗题材小说的产生年代上推到西汉前期,在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竹书《周驯》,《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曾经著录,但早已亡佚。《周驯》是道家著作,其中记载了上至尧舜、下至战国中期的很多历史故事和传说,并有大段关于治国安民、君人南面之道的议论。竹书《反淫》现存1200余字,是一篇采用“魂”与“魄”对话形式的“七”体汉赋,其文体及部分内容都与西汉大文豪枚乘的代表作《七发》相似,篇幅如此之长、文学水平如此之高的汉赋在简帛文献中还是首次发现。
竹书中种类丰富的“数术”类文献,总数达1600多枚竹简,保存了《日书》、《日忌》、《日约》、《节》、《雨书》、《揕(堪)舆》、《荆决》、《六博》等篇名。其中多数内容为前所未见,例如《六博》是利用博局进行占卜,《雨书》是通过风雨雷电等气候现象预测吉凶,《揕(堪)舆》则首次揭示了堪舆术的本来面目——并非后世的风水学,而是古代择日术之一。竹书中属于“方技”类的文献有总数达700多枚的医简,这是继马王堆汉墓简帛古医书之后,汉代医学文献的又一次重大发现。竹简上记载的180多个古医方,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多个科目,可与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对勘并补充其不足。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是继上世纪七十年代马王堆帛书、银雀山汉简之后问世的又一座汉代典籍宝库,对于中国上古历史、思想、文化、科技、书法艺术等领域的研究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目前,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正在抓紧进行西汉竹书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的第二卷《老子》已于2012年底面世,竹书的其余内容也将陆续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