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质监局在抽查中发现上海欧霞时装公司生产的一款摇粒绒演出服中含有致癌物质芳香胺染料。目前,这批学校订购的50套演出服已被全部扣押,该厂已停工,并被立案查处。
今天中午,浦东教育部门通过官方微博公布了目前排查出的21所采购涉事企业生产校服的学校名单。目前,21所学校的26444套校服已全部暂停使用并送检,相关检测结果将在近期对外公布。有关部门将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处理。18时43分,“上海发布”官方微博发布“问题校服”事件最新进展,教育部门将在全市全面排查涉事企业的相关服装,确保学生服装安全可控。有关部门和区县已责成有关方面深入调查,一旦发现公职人员、学校教职工有违规违纪行为,将严肃处理。同时,吸取“问题校服”教训,上海将推出5项加强监管举措。
至此,“问题校服”有了初步的回答,但事件带来的反思远未结束。一家屡登质检“黑榜”的“问题企业”为何能成为多所学校的供货商?校服采购到底谁说了算?能否形成校服监管的长效机制,让“问题校服”再没有可乘之机?
记者了解到,目前校服基本处于自行采购的“大分散”格局。而从事校服生产的企业良莠不齐,有大型国企,也有私人作坊。校服设计和各个学校的定位、个性有关,一般都是由学校和企业洽谈。
2011年,上海市教育部门已经注意到校服质量问题,并联合质监部门专门发文,要求加强全市中小学生校服质量监督管理,要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严把产品进货质量关。应选择质量保证体系健全、产品质量优良、企业信誉较好的合法企业作为产品供货企业”。但由于校服生产企业准入门槛低、质量标准不明、采购过程不公开,里面不乏关系户、偷工减料等猫腻。对于不少拥有自主选择权的学校来说,如何选择可靠的“合法企业”作为供货商,也是难题。同时,相关部门监管不严、职责不明,各部门间协调机制尚不完善,造成了监管漏洞。
记者今天致电上海质监、教育、物价等主管部门了解到,针对“问题校服”事件,相关部门连夜对形成校服监管的长效机制进行研究,抓紧明确准入标准、规范订货主体和程序等一系列措施。
针对目前校服采购多是学校“自己说了算”的问题,上海将研究区县和学校相结合的相对集中采购模式,并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订货过程对学生和家长充分公开。“只有整个过程更公开、更透明,充分接受监督,才能杜绝腐败和不负责任的现象,确保校服安全。”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说。
同时,上海将研究建立针对校服更严格的地方标准,实现最严格监管。在采购过程中,质监部门将进行前置检验。同时加强过程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一旦发现问题立刻召回整改,并严肃处罚。未整改合格的企业,将进入“黑名单”,不得作为校服供货厂家。
采访中,也有几位校长向记者表示,目前上海对中小学生校服价格有严格限定,“夏季学生服(校服)只有五六十元一套,冬季的学生服(校服)不能超过150元一套。这个标准下要买到高质量的校服,确实有点捉襟见肘。”出于对利润的追求,部分厂家就会出现偷工减料等现象。
倪闽景告诉记者,目前的限价是市物价局2005年制定的,此后一直没有调整。今后上海将考虑就校服价格进行征询,给出一定价格区间,合理确定校服价格。选择哪家企业,价格是否合理,将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市物价部门表示,校服定价应实施“保本微利”原则,既充分考虑学生和家长的承受能力,又兼顾企业合理利益。
从多地学生营养餐安全事件频发,到“问题校服”的曝光,校园质量安全总是令人担忧。尽管此次检出的“问题校服”尚未流入校园,但我们不能侥幸,如果监管长期缺位或是不到位,如果标准长期缺失或是滞后,如果过程缺乏应有的公开和透明,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带来的信任危机和不安全感又将如何弥补?新学期刚刚开始,希望“问题校服”能够警醒更多的地方政府和学校,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共同为孩子构建一个安全无忧的校园。(本报上海2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