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大年初九,都是王清华扛着行李外出务工的日子。而今年,他正忙着给自己的企业招工。“以前打工都是去千里之外的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现在能在家门口创业就业,这是以前不敢想的。”
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产业集聚区,记者见到了回乡创业的王清华。谈起第一次外出务工的情景,王清华说那种经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是1993年,从村里到镇里,从镇里到县里,再从县里辗转到深圳时,口袋里只剩几十元钱了。到深圳后,看到成片高楼大厦,我一下子懵了。当时想,如果家乡将来能像深圳一样繁华就好了,那样就能在家门口工作了。”
到深圳后,王清华进入了一个伞厂做工。后来他又辗转东莞、厦门等地务工,但一直从事伞具相关产业。十几年中,王清华从流水线上操作员,到小组长,再到部门经理,但背井离乡之感始终跟随着他。
去年,在外务工近20年的王清华决定回家创业,他与人合伙在老家郸城开办了伞具加工厂。仅一年时间,伞厂年生产规模就达到600万把。不过让王清华最为高兴的是,工厂吸纳了300人就业,“工人都是附近村子里的,步行十来分钟就能到厂里,下班后还能给孩子做饭辅导功课。这样的家门口就业,我盼了20年。”
谈起家门口就业的好处,王艳玲有切身体会。今年35岁的她,在外务工10年有余,去年从浙江义乌返乡,进入王清华的伞厂工作,“回来工作主要是为了照看孩子读书”。王艳玲的儿子读小学,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小孩子自觉性差,没有家长陪着,读书不认真。”王艳玲回来半年后,孩子成绩有了改观,“除了督促孩子读书,还能每天陪陪老人,比在外安心多了。”
“我们正在协调产业聚集区里的新厂房,未来3年,我们企业伞具年产量可以达到2500万把,用工人数可以达到上千人。”王清华高兴地告诉记者,在家乡招工人,比沿海地区容易很多,“不会出现用工难,企业发展不会受困于人力资源短缺。”
“这些年,像王清华、王艳玲这样回乡就业创业的人员逐年增加。截至去年,回乡务工人数达6万人,回乡创业人员超过1.5万人。”随行的郸城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党委副书记韩大力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周口抓住产业转移的契机,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吸引了大批企业入驻,吸纳了一大批人家门口就业,几万人“顾家挣钱两不误”。
周口市人社局总就业指导师王建钧向记者介绍,周口的劳务输出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目前全市所辖十个县市区共计有300万人在外务工。近年来,在家乡发展的感召下,很多外出务工者踏上返家的路程。如今,已有58万周口人返乡就业、创业,而且每年还有20万务工大军加入返乡队伍。
(本报周口2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张春雷 刘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