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全国3万余个大大小小的陵园,多数都修筑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区,一般离中心区域至多也只有10分钟车程,有的甚至就坐落在城镇的“黄金地段”。让来自东方国家的观光客多少感到惊讶的是,传统陵园弥漫的那种凄风苦雨、蒿草厉鬼等阴阴之气在德国陵园并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浓郁的文化气氛,故乍看更像街心花园或主题公园。
步入陵园,只见墓碑上,一般都只简单地刻着逝者的姓名、出生和逝世时间,并无中国墓碑上常见的照片、配偶和立碑者的姓氏,墓碑的背面一般也不镌刻逝者的生平、职务、荣誉或光辉业绩:也许这正是德国人崇尚的平等意识的写照。
最吸引眼球的要算五花八门的墓志铭:
“这儿躺着钟表匠汤姆·黑德的躯壳。他的钟已停摆。他将回到造物主那里,经彻底清洗修复后,再上好发条,将在另一个世界不紧不慢地走动。”
“鞋匠扬·托米,一生没做什么大事,却做过上万双各式鞋子。他在天堂也不会歇手——他将免费为那里的芸芸众生制鞋。”
“安息在此的堂·穆曼是个火车司机,技术不错,但一次散步时却被一头疯牛撞死了。要是当时他正开着火车,疯牛才不敢撞他呢!”
也有少数墓志铭是死者生前自写的,其中有的写得似乎很随意:
“我进不了天堂,因为那儿没人提携我。”
“我饭量如牛,我怕天堂里没种那么多麦子。”
最让人伤心的是父母为夭折的孩子写的:
“墓碑之下躺着我们的小天使。她不哭也不闹,只活了21天,花掉我们40块钱。”
“他来到这世上,四处看了一看,不太满意,就匆匆回去了。他只活了3岁。”
这是典型的德国式幽默,用冷笑话自慰解忧。黄泉路上无老少,死神随时都可能从天而降。不妨泰然处之,才是摆脱伤悲的途径。
每块墓碑的两侧通常都栽种了奇花异草,而且有着各自迥然不同的布局风格,同时花卉、植被、装饰品和墓碑的种类、造型和比例都遵循严格的专业要求。原来,这可是德国特有的专业陵园园艺师的作品。在16世纪,德国的陵园实际上只是个大型坟场,墓地不过只是在掩埋棺材的土堆上树起一块墓碑而已,与园艺、艺术可谓毫不搭界。从17世纪中叶起,人们才开始有意识地在陵园里种植植物。往后到了20世纪初叶,陵园文化发展得越来越专业化,专门设计陵园和墓地、墓碑的专业设计师,以及设计花草搭配的专业花卉师纷纷应运而生。通常情况下,逝者家属都会和墓碑设计师、花卉师预先作好沟通,告知逝者生前的特殊喜好,如:喜欢听音乐的就为他点缀一个精美的竖琴模型,爱好足球的就不妨特地为他铺上一小块绿茵……
在德国文化中,陵园既是逝者安息的后花园,也是生者寻求精神寄托的心灵驿站。正因为如此,德国的陵园往往还专门开辟有餐馆、理发店和咖啡馆,而且还都不嫌不弃地直接以陵园之名命名。德国人认为,在理发店理发剃须美容之后,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和抖擞的精神去见先人,其实也是在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敬意。而在瞻仰之余,在心中还带着对死者浓浓的缅怀之情时,品味一顿美餐或一杯浓浓香香的咖啡,既顺理成章,又为美事一桩。
浓郁的文化韵味、绿色环保的环境、安静平和的氛围,俨然使得陵园成了德国人的心灵花园。在这里,生者和逝者似乎并没有不可捉摸的阴阳之隔,于是生和死竟然如此美妙如此祥和地和谐共处着。在这里,安详的祭奠者,默默的祈祷者,专心致志的阅读者,热衷反思的冥想者,墓碑艺术的欣赏者,绿道上充满活力的健身者,花丛边卿卿我我的恋爱者,加上透明温暖的阳光、清新得发蓝的空气,以及鲜花的芬芳、野鸽的啼鸣,这一切组成了德国陵园一道特有的风景线。(唐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