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18日 星期一

    扛起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旗帜

    ——业界聚焦“王朝柱现象”

    云 志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18日   14 版)

        从开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先河的《巨人的握手》,到红色经典《长征》、《延安颂》,再到曾被热播热议的《解放》、《解放大西南》,再到近期的《辛亥革命》、《走过雪山草地》……在二十多部影视作品中,著名编剧王朝柱以恢弘开阔的视角和纵横捭阖的笔法,艺术地再现了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王朝柱和他的作品,已经成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领域的专有符号,而“王朝柱现象”也变成了文艺界聚焦的热门话题。近日,在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和中国视协联合举办的王朝柱编剧艺术研讨会上,业内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讨。

        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将王朝柱称为中国重大历史革命题材编剧第一人。“他把20世纪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完整地搬上了中国荧屏,创造了影视史上的一个奇观。”文艺评论家李准也总结道:“王朝柱迄今为止的所有作品构成了一部完整、系统的中国近代历史教科书,呈现出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艺术特征,而支撑其创作的最主要样式就是史诗样式。”当今电视荧屏上,生拼硬凑的“快餐”作品频出,浮躁的风气甚至蔓延到革命历史题材这种严肃的创作领域。然而,王朝柱的写作却始终不受风气沾染,如同琢玉,每部作品都呕心沥血,反复打磨,直至圆润精美。

        史传文学创作有三条定律:知名度越高的人,允许虚构的空间越少;距离今天越近的历史,允许虚构的空间越少;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允许虚构的空间就更少。而王朝柱选取的恰恰是距离现在很近、几乎家喻户晓而且争议颇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文艺报》原总编辑郑伯农指出,“王朝柱现象”首先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唯物观为指导,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高创作目的,歌颂人民群众,歌颂带领群众前进的历史人物,构筑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革命历史画廊。

        然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毕竟是艺术作品,王朝柱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同时,也不忘从史学思维向艺术思维的转换,在所选取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载体上进行艺术再创作。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指出,王朝柱历史思维到艺术思维的转换过程有独道之处。以《长征》为例,他别出心裁地想到用四章交响乐构架,血战湘江是第一个硬仗;长征进军中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交织和思索则是第二个乐章;召开遵义会议,形势豁然开朗时出现了第三乐章的快板;第四乐章爬雪山、过草地,经历生死考验,与第一章相呼应;最后经历艰难困苦后胜利大会师,队伍获得新生,成就了交响乐的尾声。这种出色的结构能力和起承转合的节奏为王朝柱的作品赋予了鲜活的艺术生命。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进一步说明,王朝柱的作品达到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一个高度,他赋予电视文学剧本崇高的品格,以史诗化的叙事凝练出风云变幻年代的大气象、大气魄。

        著名作家李硕儒把编剧分为才子、工匠和学者三种类型,王朝柱属于学者型。“王朝柱具有政治智慧,充满担当和使命感,其创作的文学作品都经受了时间和广大观众的考验。仅以最近在中美电影节上捧得最佳影片“金天使”奖的《走过雪山草地》为例,不请名导演和明星,用了一批青年演员,用500万元的投资就爬上四千多米的雪山,拍了一部人们演了又演的长征题材,却获得成功,这不是个例。王朝柱所有影视剧作品都是以同一种指导思想拍摄完成的。”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夏潮也认为,王朝柱在用一种高尚的情感、理性的思维、崇高的精神在书写民族和人民的历史。他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充满大爱,对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充满敬畏,他用自己的作品传递思想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芒,这一切构成了“王朝柱现象”的内核,值得文艺界好好学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