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人文素质,不仅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更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突破口与基本支撑。全面提升人文素质,需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到社会的各个环节,从儿童教育入手,抓好基础教育,强化大学教育,深化成人教育。在几个环节中,关键在大学教育,因为大学时代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成熟的关键时期,对人的一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目前我国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遇到一些瓶颈,校园文化如何与社会文化衔接、融合,如何领先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如何推动高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水平的发展?在大学扩张的背景下,老校区与新校区校园文化如何传承与融合?如何建立符合时代精神、具有竞争力的新校区校园文化,彰显新校区文化的育人效果,是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
与我国高校大众化进程相伴随的是,招生规模及其校园地理容量的扩大。另一方面,许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响应国家号召到艰苦地区办校的高等学府,适应时代发展,为了经济、文化、信息的地域优势又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转移办学。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目前出现了多校区办学的格局。但是,新校区在建设初期总是面临更多校园文化建设的困难。
物质条件上的艰难。新校区建设之初,由于大多在城市化程度不高的地方,供水、供电与交通都不方便,对基建工作、后勤工作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新校区普遍经历边建设边发展的过程,在保障最基本吃、住、教学场地的前提下,实验室数量、图书馆、体育场地、素质活动场地等硬件设施客观上会相对不足,办学资源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另外,在建设初期,新校区往往没有体现学校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没有体现学校历史文化的校园景观,校园文化的传承缺乏载体;师生员工的文化活动场所缺乏,难以满足校内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
校园文化活动的匮乏。新校区建设开始阶段,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建设上,精神文化活动场地和内容相对缺少。在各种吃、住、行和学习的基本需要满足以后,入驻过程基本完成后,大家对精神生活、文化活动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然而,由于文化娱乐设施缺乏,各类社团、艺术团队还有一个适应和建设的过程,校园文化活动相对匮乏,如何提高同学们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满意度就十分迫切。在新校区建设的第二阶段,这种矛盾与需求开始凸显。
文化传承的隔断性困难。由于与老校区时空上的距离,历史名校的校风、学风传承存在隔断性的困难。由于跨地域、远距离办学,教学、管理和育人等方面都带来问题。还有,新校区建设之初,一般先满足学生住宿,教师大多住在校外,与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相对较少,老师的思想观念、价值情感、审美导向难以真实直观地向学子传递,高年级师兄、师姐的言传身教相对较少,学生受到的熏陶较少,优良的文化传统难以产生联系和传承。
解决校园文化建设难题的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办学目标和方向。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员工,应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多个层次,全面建设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校园文化。
进一步加强新校区文化环境建设。环境育人是育人的重要一环,优美高雅的环境培养优雅高尚的大学生。校园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是群体价值观的物质载体。各种校园景观、建筑物风格、纪念性标志、校门、校徽、校旗等都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新校区不仅要为师生配置现代化、功能完备的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等设施,更需要在绿化、园林、雕塑上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注重文化设施建设,校园墙体、走廊、橱窗、广播、校刊等要有反映校园文化的内容;加强文体活动场所、学生素质活动中心、科技创新活动中心等设施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思辨的场所。
进一步丰富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应加强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理工类院校增加一定的人文素质类讲座,文科类院校增加一定的自然科学类讲座,让大学生在交流中聆听智慧,探索真知。以师生需求为导向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用音乐艺术陶冶师生情操;各类组织应善于将学校的典型、蕴含文化内涵的人和事通过各类活动或宣传,传递到教育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本校的教育资源,塑造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让同学们在追求真、善、美中升华人格。
进一步加强校区校风、教学、学风建设。校风是学校成员共同具有、富有特色、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综合反映,是学校素质教育力量的表现形态。一所大学的校风、校训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核,体现师生价值取向、团队精神、职业情感等人文精神。在校区建设中,应注重对学校历史、名师“博学、情思、笃行”的事迹和精神的宣传,注重在日常活动中对校史、校徽、校训、校歌等标志性的文化载体予以自然的嵌入与解读,在各类制度设置中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营造浓厚的学习、创新氛围,最终培养“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优秀人才,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发挥高校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