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08日 星期五

    观澜

    常思何处是归程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08日   16 版)

        冬日的午后,忽然想起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股浓浓的乡愁霎时在心头掠过。它抒写的虽属夫妻间的离愁别绪,却也是羁旅天涯的游子思归之情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又绝不只是崔颢一人发出的慨叹。人生是一次漫长的旅程,但无论走到哪里,也不论得意或失意,总会本能地回望自己出发时的起点——“家”。

        这又让我想起了我的家。父母在世时,每个春节我几乎都是在他们身边度过的,父母在哪儿,家就在哪儿。记得下乡“插队”的三年中,不管日子过得再苦,每临年关,我都会顶着刺骨的寒风从几百里地以外赶回家中。参加工作后,无论异域的生活如何华丽精彩,总是夺不走我思归的念头。返程的飞机降落的那一刻,一颗思念的心才同时落地。家,是一张巨大而缠绵的网,纠缠于人的每一根神经。

        人生要面对许多“未来”,于是不自觉地遐想,追随,奔忙。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也逐渐变成了一个闹哄哄的大市场,许多人时刻处于疲累的竞争之中,把手伸向权、色、名、利,愈走愈远。红尘滚滚,有多少人能认识到,生命的欢乐并不在于金钱与权势的峰巅,而在生活本真自由的怀抱里呢?有多少人在名利的追逐中丢弃了亲情,失去了“乡愁”,忘记了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忘记了“回家看看”,忘记了家中正翘首以盼的父母。

        尽管中国具有孝风浓烈的文化传统,尽管当今社会中,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交通便捷、资讯发达,人们的尊老敬贤之风却日渐淡薄,同时也缺乏立法监督。近日欣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工作已告结束,子女应“常回家看看”被写进了法条,这实在是大快人心,但若有悖者该当何罪却无下文。“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窃以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应增强道德规范的力度,比如在职务升迁,评先选优直至工资晋升等诸多方面,融入尊老的成分,封杀那些逆孝之徒。

        明天就是除夕了,窗外的风尽管凛冽,却浮动着一股温馨——那是故乡的亲情呼唤。整整一年,老去的父母们都在等待着,等待远方的游子们候鸟似的归来。或许你的面前正是潮平岸阔,但千万不要忘乎所以,迷失自我。生命的激荡并非只是“花动一山春色”,若疏离了亲人的关注与抚慰,即便身在花红柳绿之中也会满目苍凉。

        常思何处是归程。漫长沉寂的冬日,正是家人团聚的好时候。在长满故事的老宅中,回忆过去,展望未来,积攒新一年的能量,带着亲人的眷顾,再神采奕奕地踏上旅途。

        (作者为著名散文家、辽宁省作协副主席 王本道 (辽宁盘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