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08日 星期五

    北京“小升初电脑派位”实行15年

    为何演变为另一种“不公平”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08日   06 版)
    2012年6月22日,学生和家长在查看南京外国语学校公布的“小升初电脑派位”名单。CFP

        编者按 15年前,一纸以“电脑派位”取代“小升初”考试的新政,打破了延袭以久的北京“小升初”入学秩序,也从此改变了许多人甚至是许多家庭的生活轨迹。

     

        曾经被规定为“小升初”最基本入学方式的升学制度,实现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美好愿望的“电脑派位”,今天,已经被不少家长视为最不济的选择,更被一些人全然忽略。一次起始于公平的出发,为何在行进的路上演变为不公平的缘起?制度设计的背后,我们忽视了什么?这样的制度,可否有更理想的作为?

     

        今年4月,北京“小升初”政策改革方案或将出台。今年的新政策将有怎样的改变,还不得而知。但一些疑问在人们心间升腾:“电脑派位”会有变化吗?学区划片能调整吗?“小升初”能不再那么折磨人吗?

     

    “电脑派位”就像“抽大奖”

     

        2010年,北京“小升初”就曾发布新规,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规定所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都必须承担划片就近入学的任务,取消重点学校不接收‘电脑派位’生的‘特权’,并且强调‘名校招收的派位生必须平均分班,不能单独编班’。”

     

        “但是,近几年北京各区并没有公布这一比例。据我们的调查和了解,2011年,西城区的7所名校仅招收了10%左右的派位生。”21世纪教育研究院袁芳艳表示,普通学校承担了大部分派位的生源,学校越好,派位生的比例越小。

     

        派位到重点学校,对一些人来说,这就像是抽中了大奖,但陈彤一直相信,幸运不会从天而降。

     

        “我还清楚地记得老师办公桌上的那一摞信封,其实,那就是我们的命运。没有选择,你就只能听天由命。幸好,我的名字不在那里。”

     

        15年之后,陈彤依然记得这一幕。“突然,就实行‘电脑派位’了。命运不该是这样,就像抽大奖。”

     

        1998年,北京市取消了“小升初”考试,取而代之的是实行“电脑派位”,通过学区划片、以电脑随机摇号的方法分配学位。这在当时,成为实现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最基本的入学方式。

     

        也是在那一年,大量“体制改革校”出现了。

     

        当时上六年级的陈彤就读于一所普通小学,努力一下,她认为自己或许还能考上一个区重点中学。但如果派位,很有可能被派到一所普通中学,因为那时,好学校的名额太少了。

     

        母亲比她还急。“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妈妈拉着跑来跑去到各个学校参加考试。”

     

        终于,在电脑派位之前,陈彤考取了一所“体制改革校”。现在看来,那是一所非常不错的学校。

     

        那些年,能被派到好学校的机会可真是微乎其微。“后来,听同学说,即使被派到好学校,师资也没有想象得好——学校有实验班,有派位班,好老师都在实验班。”陈彤说。

     

    前提条件不充足导致变相的结果

     

        “全班不到50人,最后参加派位的有20多名。那一年,班里还有2名同学和我一样都被派到了所在片区最好的学校。”同样经历“电脑派位”,邹鲁的结果与陈彤不同。

     

        太神奇了,邹鲁不敢相信。在这之前,父母已经帮他联系到了一所不错的学校,但“电脑派位”的学校更好。

     

        得到派位结果后,父母又去核查了一遍,方才确信。立马,就把先前联系的学校退了。

     

        “怎么说呢,相对公平,又不公平。”邹鲁说,班里有与“三好生”失之交臂,但学习又不错的同学,因种种原因他们只能等待“电脑派位”,但结果却是派到一所并不怎么样的学校。对一些渴望接受优质教育的学生来说,真的不公平。

     

        “这一政策顺利实行是有前提的,即学区内的初中比较均衡,否则随机的选择由于对学生的利益影响严重而会被家长拒绝。”袁芳艳告诉记者,随着择校途径的增多,参与“电脑派位”的人群日益减少,呈现出日渐萎缩的趋势,已经从最初的80%以上降至不足50%,致使这一政策成为家长‘最迫不得已的选择’。”

     

        “总体来讲,‘电脑派位’的施行效果不是很理想。”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原副主任李壑表示,虽然形成了热点,有很多人关注,但每年也没什么新气象出现。以北京为例,这件事很难说有多么大,每年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学生会为这件事感到困扰,因为郊区和农村的学生多是就近入学,所以只有城里学生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

     

        但这也不能说是小事。具体到每一个家庭的话,这又是一件百分之百的大事。

     

        “‘电脑派位’施行十几年之后,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比如学校想要好学生,家长希望孩子上好学校,所以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占坑班和特长活动与‘小升初’挂钩。表面上看,‘电脑派位’是能让弱势群体如打工子弟受益的,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因为前提错了。”李壑说,“现在,‘电脑派位’的前提是,我们提供了免费的教育资源,所以人们就没有选择学校的权利,这是错误的。”

     

        “公民有选择的自由。‘电脑派位’的初衷是好的,但却植根于荒诞之中,因为最根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李壑说。

     

    不能依靠“电脑派位”解决所有的问题

     

        现实中,“电脑派位”的式微又有着怎样的必然?

     

        袁芳艳解释,“电脑派位”本来应该是政府首选的方式,它应有的功能是通过这个就近入学,避免择校,但现在却没有实现。一是教育资源不均衡,二是一些重点中学在招生上有特权,三是招生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政府需要增强服务意识,为家长服务,提供详实的信息,促进招生的公开透明。

     

        “它只是一个技术手段,这个技术手段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挥积极效应。”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寄希望于“电脑派位”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切实际的。《义务教育法》把就近入学作为基本要求,这是对政府的要求,就近入学是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政府要实现人们的这个权利。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觉得学校不好,家长可以进行选择。

     

        储朝晖表示,义务教育就是为公众提供资源,如果你提供的学校之间差距不大,家长就不会纠结于不同学校的教育质量问题,这是正常健康的状况。城市居民、农民和外来务工者这三个群体对孩子上学的期望呈梯形递减,政府现在应当满足最低的需求,让打工子弟能够上学,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同时对过高的期望进行规范。政府解决择校问题的大方向是提供均衡的教育,不能存在哪个学校有某种特权的情况,不能依靠“电脑派位”解决所有的问题。(本报通讯员 冯 颖 本报记者 靳晓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