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6日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就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次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他在会上强调,改进作风不能雷声大、雨点小,“不落实就会落空”。
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出台后,中央带头践行与民众自发监督形成了一股合力,双向挤压着不正之风的滋生空间。公款消费、奢华宴请、铺张浪费被媒体集中曝光;不良文风会风得到有效遏制;奢侈的乔迁庆典让江西贫困县的若干责任人丢了乌纱;十二瓶高级红酒“放倒”了珠海国企高管——类似新闻都说明了,八项规定是“来真的”,绝非走过场、做样子。
什么是落实?落实意味着力度和持久度。风行草上,草必偃之,在中央厉行八项规定的压力之下,不良的官风政风也会暂时“倒伏”。但一时的收敛可能只是“避风头”,如果各部门、各地方改进作风没有力度和持久度,就会有无数人左右观望、察看风向,潜规则的“雾霾”亦会在风过之后再次合围。所以,不仅喊口号、走过场不是落实,那些一时落实、短期落实的行为,长远看来也是一种落空。
落实必须形成制度、变成规则,最终沉淀成为价值观,这也是保证其力度和持久度的方法。改进工作作风看似是一场“务虚”领域的战斗,实际上是制度建设的推手。没有对三公经费的严审、严出、严处,没有群众监督机制的畅通,没有制度反腐的发力,没有干部选拔制度的完善,也就没有高效务实的工作机制、清正简朴的工作作风。因此,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同样意味着同步进行这些制度建设、规则约束,将改进作风看成一场运动而非一种建设的态度,也会导致“落空”。
成为规则,意味着人人遵循;成为价值观,意味着人人信守。从前者变为后者的过程,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形成公序良俗的过程。中央厉行八项规定以来,民众与媒体自发监督地方行政的文风会风,自觉抵制豪华宴请、舌尖上的浪费,价值领域的涤浊扬清,需要这种人人参与、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
只有社会主流价值得以正本清源,各类潜规则、不良作风、灰色文化才会彻底失去遁形之所。所谓“落实”,最后的落脚点应该就在这里吧!(刘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