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07日 星期四

    观察

    文化大繁荣要警惕文化“大浪费”

    ——“反对铺张浪费”系列报道之二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07日   01 版)

        著名作家、学者王蒙去年为本报撰写的文章《文化瑰宝与文化泡沫》,发出警世之言:“在全社会关心并期待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的情况下,文化事业有可能出现很好的态势……也有可能稀里糊涂地、或抱着侥幸心理装模作样地打造文化的泡沫。”

     

        王蒙指的“文化泡沫”包括:“以文化的名义圈地、抢滩、贷款”;“到处修建文化生态园、文化纪念园、文化名人园、文化基地、文化广场”;“任意捏造虚假古迹”;“走文化的过场,求文化的规模,大花文化的经费,却忽视了文化的灵魂”等等。

     

        放眼全社会,文化泡沫造成的浪费随处可见。

     

    制造文化泡沫也是浪费

     

        “如果把蚂蚁放大一万倍,那蚂蚁就不再是蚂蚁,而是恐龙。”建筑设计师王大鹏在谈到当前的城市建筑时打了这样一个比喻,“无奈我们在设计中硬是要把蚂蚁似的‘玉琮’、‘斗拱’放大设计成摩天大楼,因为我们有文化‘撑腰’。于是乎,‘恐龙’般的建筑满大街可见。”

     

        近年来,遍布省市和村镇的雕塑,花费了许多纳税人的钱,也占据了许多重要的公共空间。然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艺术水准低下,尤其是一些雕塑拆了建、建了拆,造成巨大的文化浪费。

     

        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0年广东肇庆将军山一尊38米高的关公像,因为被指“违章建筑”而被炸毁,刹那间,3000多万元投资灰飞烟灭。而取代它成为“世界最大关公雕像”的,是山西运城的另一座关公像,这座高达61米的关公像,据说总共用去铜料500余吨、钢材2000余吨、混凝土1.8万余吨!

     

        追求“世界之最”的文化心理使文化泡沫越吹越大,耗费如此多的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其浪费程度令人震惊。

     

    重“面子”轻“里子”的形象工程

     

        “4层高的外壁被粉刷成铜黄色,入口处的台阶上铺着数米长的红地毯”,“猛一看跟饭店无异,气派非常”,这是参观者对位于北京天坛附近的中华民族艺术珍宝馆的描述,而这似乎成了很多地方博物馆的“通病”。在河南某县,当地政府花费4000万元建造了两座博物馆,其中不少费用花在了外观上。

     

        然而,在堪称豪华的“硬件”背后,大量博物馆生存状况堪忧:10年前投资3700多万元的山西晋城博物馆在近两年中多处于闭馆状态,房顶漏雨、白墙变成黑墙;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很难招到专业人才……

     

        相对于气派的外观,很多博物馆的内部陈设则由于投资过低,加上缺乏前期的规划统筹,而过于简陋,游客流量自然稀少。

     

        迅速增加的不仅仅是博物馆,近年来全国多地涌现出亿元、甚至数十亿元级别的剧院。然而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之外,绝大部分城市的演出市场并不发达,因为没有演出资源,一年难得有几次像样的演出。在去年全国“两会”上,著名作曲家叶小钢曾举例说,广东东莞、浙江嘉兴等地的大剧院,规模都不比国家大剧院差,但东莞大剧院里面经常摆摊卖东西,嘉兴大剧院外部环境一团糟,里面演出档次也非常低。他提醒说:“文化大繁荣背后要警惕文化‘大浪费’。” 

     

    浮躁之风助长文化浪费

     

        “一年出书品种这么多,有些还没上市就直接化为纸浆了,这是莫大的浪费,甚至可视为一种变相的砍树行为。”某著名出版社的一位资深编辑这样对记者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一些出版社为追求“做大做强”的目标,在无法提高单品种效益的情况下,依靠增加品种数量来增加市场占有率,结果导致大量图书积压。其中,一部分通过折旧书市场消化,也有很大一部分根本卖不出去,最终化为纸浆。

     

        在文学创作领域,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出版和发表的长篇小说有2000余部,而实际诞生的作品多达8000部到1万部,这意味着有6000部到8000部长篇小说被束之高阁。而在有幸与读者见面的那2000部小说之中,有多少质量上乘之作?又有多少能为中国文坛留下点睛之笔?

     

        在影视界,每年制作、播放、上映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每部作品的投资也越来越多,动辄过亿元,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为经典的作品却越来越少。还有很多作品“追风”严重,却疏于剧本打磨和拍摄前期准备。如前几年《暗算》、《潜伏》热播之后,影视界便一窝蜂地涌向谍战剧,谍战题材的代表作家麦家便曾公开批评国内的谍战剧“越来越浮夸、虚躁”。

     

        秀文化靠的是时间的沉淀。然而,在浮躁之风的侵袭下,文化界的“大跃进”现象屡见不鲜。大量伪劣之作匆匆登台,又匆匆退场,构成了一种巨大的文化浪费。

     

    文化界须以实际行动反浪费

     

        记者曾在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上听到一位作家抱怨,当地文联办一场新年晚会花去了50万元,而每年用于作协文学创作的经费,不过5万元。同时,在如火如荼的场馆建设中,我们却不得不面对文化遗产失传、文艺院团难以为继、优秀剧目匮乏、文艺人才短缺等诸多问题。面对种种问题,文化界怎容得随意浪费?

     

        日前,国家广电总局向各级电台电视台发出《关于节俭安全办节目的通知》,要求包括春节晚会在内的节日广播电视节目,不要讲排场、比阔气、拼明星;不要一味追求舞美灯光眩目、服饰道具奢华;要削减不必要的项目,压缩不必要的开支,把节约的资金用于提高节目水平、资助公益事业,为形成勤俭节约良好风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事实上,不只是晚会,也不只是电视节目,文化界各个领域都必须行动起来,以反浪费的实际行动,助推文化真正的大发展大繁荣。(本报记者 赵 玙 饶 翔)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