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07日 星期四

    气象指数,你了解多少?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07日   06 版)
    CFP

        “今天白天,晴,最高气温4℃,东北风4-5级。空气污染扩散条件指数为‘良’,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清除。感冒指数为‘极易发’,请注意适当增减衣服,加强自我防护……”以上内容是2013年2月1日天津市专业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

     

        仔细收听广播、电视,你就会发现:如今播报的天气信息已不再只是简单地介绍温度多少、风向如何,更有一连串气象指数预报,直观、形象地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变化无常的天气。

     

    五花八门的气象指数

     

        “天气变化会影响生活,而公众又希望得到科学、直观的指导,因此气象指数应运而生,它力图解释公众日常生活中所关心的出行、穿衣、防病等实际问题。”

     

        据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专家段丽介绍,气象指数大致可分为环境类、健康类和生活类。其中,环境类包括负离子浓度、空气污染度、空调开启度等;健康类包括紫外线指数、感冒指数、花粉浓度、中暑指数等;生活类则包括旅游气象指数、洗车指数、穿衣指数、晨练指数等。

     

        在气象服务提示中,比较常见的是健康指数。健康指数随着季节而变——也就是说,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健康指数。“比如冬季会有流行感冒指数、冻伤指数,夏季会有中暑指数、痢疾指数。俗话说:‘二八月,乱穿衣。’知道了感冒指数,人们添减衣物就有了科学依据。”段丽说。

     

        其实,气象指数的作用远非“看天穿衣外出”那么简单。2011年夏,申城电力趋紧,上海市气象局新增了“空调气象指数”来帮忙。空调气象指数分为四级,可详细告诉市民“今天空调设定的最佳温度”、“空调定时几小时为宜”等信息,从而为市民开启空调的时段和频次提供精细化的指导和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市民对低碳生活、环保节能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除了一些传统的气象指数,最近几年,气象指数似乎变得越来越新潮了,像化妆指数、逛街指数、约会指数;更有意思的是,国外和南方部分省市甚至出现了啤酒指数、睡眠指数、情绪指数……

     

        “这些指数看起来很有意思,其实都渗透着来自气象的种种信息,因而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公众的关注和喜爱。”段丽指出。

     

    利用气象指数应科学灵活

     

        记者了解到,目前由中国天气网权威发布的气象指数多达28种,并且品类还在不断增加,公众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获得由专业气象机构发布的这些气象指数。

     

        不过,段丽强调,由于所有气象指数的建立都基于对气象条件的研究,而对于个人体质不做过多区别,因此气象指数虽然科学,但只是一种建议,“公众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勿以偏概全、盲目听从”。

     

        她举了一个“穿衣指数”的例子。“众所周知,温度的高低是决定我们穿什么衣服的最基本条件;其次是风力大小——同样的温度下,风力大自然会感觉更冷;再次是天气现象影响,下雨自然比晴天感觉更冷;最后是地域的差别,生活在南北方、高地平原的人们在同样的季节对环境的感受各不相同。”

     

        那么,公众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合理使用这些气象指数呢?段丽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南北方各地区各取所需。“像南方夏天比较注重霉变指数,北方冬天则更注重感冒指数。根据这些关注点的差异性,地方气象部门自己也在发布相应类别的气象指数。”

     

        二是不同人群对气象指数的关注点不同。“晨练指数、钓鱼指数等比较受老年人的关注,而洗车指数则被有车一族所偏爱。”

     

        三是对气象指数的关注点因季节而异。“夏天可以主要关注中暑指数、防晒指数,冬天主要关注感冒指数和空气污染指数,春秋则多关注过敏指数、穿衣指数。”

     

        此外,据段丽讲,突发性事件也可能会影响公众对气象指数的关注度。“例如近期全国多地深受雾霾天气的不利影响,导致人们对空气污染指数的关注度大幅度提升。”

     

    制订气象指数有讲究

     

        虽然天气预报里的气象指数听起来简单明了,制订起来却并非易事。

     

        “每种指数的计算方法都不同,要根据季节、地区、风向风速、湿度等影响因子进行计算,还要通过气象预报员的经验进行数据纠正,最终才能得出结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毛恒青说。

     

        2011年6月28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和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携手,发布了中国首个过敏气象指数——“息斯敏过敏气象指数”。据毛恒青介绍,这款公益性气象服务产品综合考虑了各种过敏源及气象因素对人体的影响,采取五级标准,通过提供过敏易发程度以及防御指南等内容,对过敏易发人群进行针对性服务。

     

        如果说制订健康指数要综合分析气候特点与疾病成因,那么制订交通安全指数则要精密计算天气现象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2012年8月,由青海省气象局编制的全国首个《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气象指数等级》地方标准发布。据悉,在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人员对青海省发生的机动车安全事故与当时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大量调查、咨询,最终根据气温、风力、雾、霾、降雨、降雪和沙尘天气七种气象指标,以及天气现象对机动车交通安全的影响因子变化,制订出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指数等级。

     

        目前,中国气象局的专家正在开发一款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气象指数。“老年人在冷天出门不仅容易感冒,而且因其血管脆弱,一旦受到冷空气刺激,就会剧烈收缩、堵塞,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风险。我们正在开发这方面的气象指数,尚未最终制订。”

     

        段丽表示,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个性化、小众化的气象指数需求会越来越多,气象指数的研发推广前景也越来越好。“未来,气象指数一定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报记者 张 蕾 本报通讯员 孙 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