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06日 星期三

    项目论坛

    科学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06日 11版)
    科学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是测量生态文明状态、考核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和对生态系统健康进行预警的重要实践内容。资料图片

        科学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是测量生态文明状态、考核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和对生态系统健康进行预警的重要实践内容。

        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状况,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应反映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其一,生态文明评价要体现生态系统健康的目的导向。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我国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不可否认,很多地区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承载力不断接近极限。当前,我国人均水资源缺乏,水体、土体和大气污染严重,大型城市人口密度过高,城市绿化率和湿地面积偏低,有些地区森林覆盖率偏低、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这些问题危害到我国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进而影响到人们的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生态文明评价必须将生态系统健康作为基本内容。

        其二,生态文明评价要坚持资源环境利用总量和强度控制的双重约束。未来20-30年,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必然继续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并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全国各地和相关企业必须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等措施,改变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不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方式和城市发展道路。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能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消耗总量,倒逼产业效率提升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既要显著提高人均、单位土地、单位水资源、单位能源的GDP产值,又要显著降低单位GDP的污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强度。

        其三,生态文明评价要推动各地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观念滞后、制度体系不完善和政策措施不协调等问题。生态文明评价要考查各地区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条例的完整性、针对性和落实情况与效果,并把它与政绩考核结合起来。评价标准要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有利于树立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念;有利于建立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在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还要统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要考虑不同主体功能区资源环境问题的差异性。由于我国资源环境存量、开发强度、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存在区域差异,所表现出的生态系统特征,自然资源存量、矿产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在生态文明指标选取与评价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这种差异。具体来讲,对森林资源充裕的山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林木、水资源是其生态文明评价的重点;对水资源丰富的沿海及江河流域,防止污染和保护水资源是其生态文明评价的重点;对西北干旱地区,提高生态资源存量是其生态文明评价的重点;对制造业集中的大中型城市,保持生态系统健康和居民健康是其生态文明评价的重点。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要考虑评价对象的城市化程度。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群越集中,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的强度就越高,绿地和湖泊存在的机会成本也更高。这不仅导致环境排放的集中发生,还使得绿地和湖泊被限制在很小的“生存”空间,而这些都增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从而使大中型城市和城市群更容易爆发生态环境事件。因此,生态文明评价指标的选择应考虑人口集中的大中型城市和城市群对生态系统健康和居民健康的影响。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要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的生态环境影响。由于各地资源环境要素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依存性和流动性,评价对象与临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会相互影响:某一区域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和节能减排会对相邻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正的影响;某一地区粗放发展和生态不文明行为会对相邻地区产生负的影响。在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中,应当反映这些影响,以便为政府制定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国土资源规划和空间开发政策、生态补偿政策提供依据。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和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首席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成金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