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06日 星期三

    新闻人物

    邓伟:心灵的捕手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06日 09版)
    邓伟在他的摄影展上。本报记者 谌强摄

        2月5日上午8时,清华美院教授、著名肖像摄影家邓伟的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笔者的案头上有一套邓伟惠赠的三卷本《邓伟日记·八年》。再一次翻开时,他已于2月3日因病在京去世,享年54岁。这三卷图文并茂的书的总序,是他的北京电影学院同窗、导演张艺谋撰写的。张艺谋在那不长的文字中记述了一件往事:有一年,他们的老同学、摄影师肖风和导演张军钊在天山拍电影,架好摄影机后,却发现几公里外的雪山上有一个小小的人影在走动,空气稀薄,积雪深厚,那人走得很慢,肖风等不及,便将长焦镜头推上去看个究竟,发现竟然是邓伟。等到相见,大家问邓伟为何在那雪山上行走,邓伟说:“我在磨练我的意志,因为我要干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了。”

        多年以后,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邓伟拍摄的大量世界名人肖像作品中认识他的时候,他从事的那项艰苦的事业已结出了令世人惊讶的硕果——上世纪80年代,留校任教的邓伟拍摄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名人肖像摄影集《中国文化人影录》,填补了中国名人肖像摄影的空白,被海内外誉为“为中国完成了一项文化工程”。80年代末的一天,邓伟将这本摄影集送给正在北京讲学的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李先生十分高兴,答应了邓伟的请求,在讲学的休息时间让邓伟拍摄了几分钟。

        从这一次拍摄开始,邓伟用了近十年时间,带着他的摄影机奔走在世界各地,完成了他的环球世界名人拍摄计划。基辛格、拉宾、图图、李光耀等百位世界名人留在了邓伟的镜头里。张艺谋说:“看看邓伟拍的这些照片吧!一个普通人怎么能让这么多叱咤风云的名人上他的镜头呢?我不知道这里边有多少难以逾越的障碍和困难。这绝不是常人能做到的,我们都不能做到。”爱尔兰共和国第一位女总统玛丽·罗宾逊称赞邓伟:“我的灵魂都被他拍出来了!”

        邓伟青少年时曾师从过的美学大师朱光潜留在了邓伟的镜头里,钱钟书、杨振宁、贝聿铭、梁漱溟、冯友兰、艾青、季羡林、萧乾、冰心、俞平伯、关山月、蒋兆和、赵无极、乔羽……众多杰出的中华大家才俊,留在了邓伟的镜头里。2007年,邓伟荣膺英国摄影最高荣誉“英国皇家摄影学会荣誉高级会士衔”,授衔颁奖辞称赞邓伟“不仅是一位世界顶级的肖像摄影家,他还是十几本专著的作者,一个在摄影领域挥洒着无尽激情的大师”。

        邓伟生于北京,受教于北京,在完成环球世界名人拍摄计划,旅居英伦十余载后,他重归北京,任教于清华大学,是一位孜孜以求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的镜头又一次对准了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邓伟曾在首都博物馆举行摄影展《北京人》,航天英雄杨利伟、全国劳模李素丽等各界名人以及数十位在北京工作、劳动和生活的普通建设者和市民,通过邓伟生动传神的肖像摄影,呈现在人们面前。北京奥运会前,邓伟又应邀前往上届奥运会举办地、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希腊,拍摄了专题《爱琴海的太阳》呈现给故乡北京。

        三卷本《邓伟日记·八年》每一卷的环衬上,邓伟都写下了一句平实的话:做成功的人,要先做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人;有目标的等待,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我不是用眼睛拍照,而是用心拍照!邓伟用他数十年的追求,实践了他对这个世界说的这三句话。(本报记者 谌 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