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沈阳2月4日电(记者毕玉才 特约记者刘勇 通讯员孙鹏)因身体不能代谢蛋白质中的特殊氨基酸,终身要控制食用肉、奶、蛋、豆等常见高蛋白食物,否则就会变为智残。在辽宁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柏和呼吁: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救助这些患有苯丙酮尿症(PKU)、“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
据统计,自2002年启动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以来,截至2012年9月底,辽宁省共筛查出苯丙酮尿症患儿407例,其中需要饮食治疗的患儿285例,需要药物治疗的恶性苯丙酮尿症患儿16例。对于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孩子来说,他们出生时大多表现正常,无明显特殊症状。3至4个月后才逐渐表现出智力障碍、运动发育落后,头发由黑变黄,皮肤白,全身和尿液有特殊鼠臭味,常有湿疹。随着年龄增长,智力低下越来越明显,年长儿约60%有严重的智力障碍。如果胎儿出生后经过筛查发现,及时医治,并坚持吃特殊的药物和食物,患儿就有可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发育成长。
低苯丙氨酸饮食疗法是目前治疗经典型PKU的唯一方法,治疗的原则是使苯丙氨酸的摄入量能保证生长和代谢的最低需要量。
据了解,辽宁省沈阳、抚顺、朝阳等市已开展了对PKU患儿的救助活动。沈阳市给予奶粉50%补助,补助至6岁;抚顺市每年补助患儿5000元,补助至2岁;朝阳市每年按照1万元标准补助新生儿筛查中心,由新筛中心对患儿实行特食“买一赠一”的补贴形式,补助至2岁。
柏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对18周岁以下的患儿均实施救助,按照1万元/人/年的标准,一个患儿需要的救助资金是18万元。成年后患者可以同正常人一样参加工作,为社会创造财富;但如果不进行救治,患儿将终身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