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03日 星期日

    迤沙拉彝村

    郭俊锋 撰文/摄影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03日   10 版)
    盛装少女
    演奏口弦
    村口小摊
    为盖新房备木材
    远眺迤沙拉彝族自然村

        迤沙拉为彝语,意为“水漏下去的地方”。透过照相机的镜头,远远的便看到了美丽的迤沙拉古村。青瓦白墙的民居,大都采用土木结构,呈现出一派苏皖小镇的风貌。77岁的彝族老人家毛定吉坐在小巷边,抽着旱烟,尽情地享受着午后攀西高原灿烂的阳光。

        在村干部张树舟的带领下,踏着青石板铺成的小巷走过纵横交错的深院高墙,犹如行走在时空的迷宫之中。“迤沙拉家家有院,院院相邻;门前有巷,巷巷相通。这些村道小巷像蜘蛛网一样交织在一起,不走过两三次,都会迷路的。”张树舟说。

        迤沙拉村是攀西地区彝族聚居山寨,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是汉族与彝族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群体。现在村里居住着1500多人,有起、毛、纳、张四大姓,民间有“起家车轮子,毛家笔杆子,纳家包谷子,张家酒坛子”之说。该村历史上是西南丝绸之路拉乍古渡的一个驿站,因长期的多民族交往和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俚濮文化”。村中有世代口口相授流传至今的谈经古乐,以及独特的歌舞、饮食文化,还有艳丽多彩的民族服饰。2005年9月,迤沙拉村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