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02日 星期六

    湖湘文化是我精神的家园

    ——作家周迅谈人物传记创作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02日 06版)

        在作家湘军队伍中,48岁的周迅是一位勤奋高产作家。他公开发表300多万字作品,以人物传记见长。《记者的战斗生涯——杨兆麟的不平凡经历》和《大海的一朵浪花——孟启予的广播电视生涯》2008年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齐白石全传》2010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近日,记者请他谈谈创作体会。他说——

        湖湘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一支。对于许多湖南人来说,他们都因有这一文化的深厚底蕴而骄傲,而自豪。正是有了这一文化的熏陶,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走南闯北的湖南人,才能演绎出自己光芒的人生,并为世人所敬仰。

        千百年来,人们将湖湘文化源头的楚文化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为楚人日后的脱颖而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种敛翼待时的精神,为楚国的奔轶绝尘奠定了可靠的基调;第三,“抚有蛮夷,以属诸夏”,这种兼收并蓄的精神,为楚文化的精彩绝艳创立了充分的条件;第四,“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种义无反顾的精神,为楚裔的知耻后勇注入了巨大的能量。这四种精神,始于楚之先民,纵贯800年楚史,灌溉后世无限。

        由于地缘因素的影响,湖南人对楚人精神的继承更是一以贯之。从曾国藩创办湘军,到谭嗣同、谭才常等参与戊戌变法,到蔡锷、黄兴领导辛亥革命,到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刘少奇从事白区工作唤起工农千百万,就是荆楚故地的人们写在我国近现代史上的精彩篇章,其间的文化内涵与楚人精神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刘少奇是政治方面的杰出代表,而齐白石则是文学艺术方面的杰出代表。

        齐白石、刘少奇等都深受湖湘文化的熏陶,性格铸就使然。为什么想到写齐白石先生?齐白石先生是杰出的人民艺术家。从民国到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诞生这段历史里,他的作品,对我们的社会,对我们的文化艺术及对外交流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艺术价值越来越被历史认可,他本人也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特别是在我们国家日益富强、文化不断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齐白石先生更加值得我们大写特写。

        齐白石之所以从一个木匠成为艺术大师,是因为他能够敞开胸怀看世界。在受到时代局限的生活环境里,他非常敏感地注意到世界格局的变化。他的作品,如对虾、小鸡吃虫等等,看起来很普通,但全世界的人都能看懂他是在讴歌和平。他的这种艺术语言,使毕加索这样的大师都推崇认可,无愧为一位沟通世界的艺术大师。

        创作生命离不开的源泉那就是生活。我和齐白石先生都是湖南人,都受湖湘文化的熏陶。齐白石先生对艺术境界的追求,理所当然成为我们年轻人的楷模。我生活在齐白石先生成长的影子里,沿着他的脚印走,我能感受到他的脚印的热度。

        我对齐白石先生成长中的文化艺术理解,带有着深厚地对他人生命价值高度的探索,我在书中重点描述了齐白石这个文化现象,而不是技法丛书。

        责任感驱使着我不能停止,我写刘少奇,写齐白石,写我认为值得写的人物。

        文学是我的最爱。1994年秋,我得到美籍华人黄彰任先生的资助,从原单位来到首都北京深造,后留在京城闯天下,举目无亲,靠手中笔谋生,有压力也有动力,一步步走到今天。

        写人物传记必须注意两个问题。首先,翔实的生活史料掌握得越多越好,不放过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其次,认真思考,发掘主人公人生的价值。要在浩如烟海的资料里,找出一条连贯的线来体现传主的精神力量,我们是用文字做塑像的人。

        我从小喜欢读《史记》,受益匪浅。我对自己所写的人物,如杨兆麟、孟启予、齐白石、刘少奇,除了对其生平、经历及历史功过加以考订辨别之外,还要对他们的“为人”加以琢磨。为还原笔下人物“人的本性”,展示他们的丰富性、复杂性,我采用了《史记》的多维透视法,力图多侧面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不虚美,不隐恶”。

        增强人物传记的可读性,关键在于把握细节。比如《齐白石全传》,日本鬼子占领北平(今北京)后,把齐白石抓去,威胁利诱,想通过收买他把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变为由日本鬼子统治。他断然拒绝,决不向日本鬼子妥协,最后日本鬼子无可奈何,不得不放了他。

        人是大自然最伟大的杰作,是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将文学称为“人学”。人物传记更应该写出人性的东西,才能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凝聚民族的精神力量,是作家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崇高职责。

        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与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没有前途,个人就没有前途。选择可写与不可写的标准,应该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刘少奇在湖南调查的四十四天》已经付梓即将与读者见面。湖湘文化是我精神的家园,我将继续努力,多出精品,回报祖国和人民。(本报记者 唐湘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