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02日 星期六

    关注民俗文化发展的还俗于民

    作者:谌强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02日 12版)
    河北平乡县梅花拳拳民在当地民俗文化活动中自发组织武艺切磋和交流表演。

        在当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中,民俗文化传承观念发生的显著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界对国家政治强行干预民俗传承的检讨,一是对近三十年来经济主体单纯地将民俗文化传统视作产业资源的反思,并以此为基础,知识文化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从关注民间、重视民俗文化开始并持续至今,明确提出民俗传统的文化自足、民俗传承的文化自信的主张,凸显了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观念,在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由山东大学承担并完成的项目《2012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最近正式发布。报告以关注年度民俗文化发展的“活态性”和“宏大性”的双重视角,从传统民俗在现代性语境中的衍变和现代性文化活动中内在的民俗两个层面,强调了对民俗传统在当代中国现代性语境中的积极调适与活力,还关注到民俗文化传统在国家决策、政府施政、法制建设、区域发展和全球化等方面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索“活态传承”在当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保护中的实践问题。

        这一报告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将按年度编写、发布并出版,持续地对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现状、前景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2012年度报告由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领衔的团队完成,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作为合作单位深度参与,其中心主任李松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该项目自2011年立项后,学术委员会和课题组最终确定了报告的主框架——以深度田野调查和广泛的文献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立足中国社会发展的宏大背景,以当代民俗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生活与文化现象为考察对象,关注焦点,剖析热点,既呈现中国当代民俗现象的细节与脉络,又揭示中国民俗发展在当代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与整体性社会生活的互动态势。以追踪现实、把握现实、服务现实为重要宗旨和目标,为各级政府建言献策。

        李松在谈及2011年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的最突出特征——民俗文化发展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向“社会主导型”模式转型时说,“还俗于民”重在价值回归,要在尊重大众民俗价值观的前提下保护民俗、传承民俗。“民俗文化发生于约定俗成,在相互调适中达成共识、建构价值,进而形成自身的稳定传统。但在当前民俗保护与传承中,人们往往将民俗文化视为一个符号或某些标志,忽视民俗本身的价值深度,尤其是对民俗文化的神圣价值避之不及,最终造成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全面的失落。

        李松还结合民俗文化的典型形式——节日,对“还俗于民”中民俗价值观的回归进行了具体阐述。他说,“中国传统节日是富含神圣价值的文化传统,比如不少节日中的狂欢仪式就体现着人与自然沟通的神圣性,但在当前节日传承实践中,因顾及安保管理等因素,狂欢仪式往往被取消,更常见的情形则是将传统的‘狂欢仪式’变成了‘现代娱乐’,神圣性荡然无存,节日也就变成了摆设。”

        参与该课题的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刚认为,就其内在文化机制而言,传统节日狂欢其实包含着强大的自律精神,是对日常失序中的调序。比如在北京郊区的妙峰山庙会,每年都有几万人参加,却从未出现过安保问题,就是节日民俗有其自足价值传统的明证。李松认为,在民族崛起的“中国梦”中,民俗价值回归,人人因循民俗而能在传统传承和历史中获得精神上的栖居,应是国家伟大梦想中的个体之梦。

        《2012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三部分,比较完整全面地反映了2011年度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焦点问题。四个分报告,分别从田野考察、学术研究和国家政策的角度,对民俗文化发展状况予以立体的展示。五个专题报告涉及传统节日、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民间信仰、民俗旅游、网络谣言等热点和焦点。

        张士闪说,2011年民俗发展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民俗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民俗传统传承成为国家建设与民族发展的核心问题;二是民俗文化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影响力空前重要,民俗传统成为当代中国“地方性知识”形成的关键问题;三是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在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后,以知识产权法来实现民俗产业化的最优发展已成为当代民俗发展的最新动向;四是民俗文化传统中的节日民俗成为民俗当代传承中的焦点问题,由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制定、“节日经济”的社会舆论及种种节日事件所引发的广泛争论,展现出节日民俗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已不仅仅是传统传承的问题,而是与社会公平和价值信仰密切关联。

        这一报告坚持民众本位,关注到在年度民俗发展中民众的民俗自觉,呈现了民众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的民俗创新,在当代民俗文化发展导向上,明确倡导“还俗于民”。北京师范大学刘铁梁教授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民俗在当前民族崛起中已日益成为显学,但同时也出现了割裂民俗整体、忽视民俗经验的不良倾向,这在根本上是因为学者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导向脱离了民俗的民众本位,“还俗于民”才是正道。刘铁梁说,“还俗于民,就是要以大众为民俗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揭示民众在鲜活现实生活中的民俗创造,以及伴随创造而产生的经验记忆,明确丰富多彩的民俗创造其实包含自成一体的道理,而不能简单地一律看作‘落后’,然后一刀切地实施所谓‘保护’。民众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产生的经验记忆,蕴含着丰富笃实的人生体验,以此人生体验的唤醒为前提,大众群体才能产生面向未来的创造力量。”

        刘铁梁还以北京大兴沁水营村村民集资自建“村史博物馆”为例指出,民众主动保存自身经验记忆的实践其实已在各地大量出现,“民俗文化也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好,其实与老百姓深刻的身体经验有关,是和他们亲身经历密切结合的一种深刻的历史记忆。民众不可能失去对过去的记忆,实际上,是通过这样一种温馨的记忆,参与了当下社会的发展,体味着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国务院参事室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文亮关注到报告涉及的民俗旅游,他认为,所有旅游都是建立在不同文化群体相互调适基础上的文化行为,旅游中的文化调适可分为不同层次,而民俗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与交流则是深度沟通。李文亮说,在现代旅游发展中,大众旅游的兴起在业界引发了世界性难题,即持不同价值观、宗教信仰与生活方式的旅游人群,在跨地域旅游中如何实现多元文化传统的共存?现代旅游行为中伴随发生的产业冲动,如何做到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生态的尊重?这许多难题的解答,都需深入到民俗文化层面上才有可能获得解答。

        李文亮认为,与旅游行为中其他层次的文化相比,民俗是典型的根性文化,是民俗大众在现实生活中约定俗成,在历史传承中的文化认同,因此,因现代旅游所产生的多元文化冲突,很难简单地用规训说教来消除,应当“还俗于民”,使不同文化群体以旅游的跨地缘相遇为契机,在约定俗成的解构与建构中实现交流融通,实现当代旅游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效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