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根儿了,对农民来说,能否过个踏实年,全看一年的收成。
日前,记者来到江苏农村,见到了徐州市贾汪区郑庄村村民潘德亮。他望着眼前22个草莓大棚,兴奋地说:“多亏了农技超市,俺赚了40多万!”
今年37岁的潘德亮是村里有名的科技户,他口中的“超市”就是贾汪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江苏农技超市实际上就是以超市的形式开在农户家门口,为农户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经过3年努力,现已有214家分店和便利店,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和部分乡镇。
走进位于姜堰市的科技超市,农药、肥料、种子映入眼帘,超市的农民学堂里,省农科院蔬菜所专家袁希汉刚结束课程,与农户们围坐在一起。
“从前出事没人问,现在专家找上门。”农民段巧红说,自己以前种樱桃小番茄,害了病,本钱全搭上了,所以只好种质量差、效益低的老品种。2011年底,省里传来开设农技超市并常年提供技术服务的消息,段巧红又大胆地种起了新品种,20亩番茄赚了30万元,“俺们现在专挑新品种,有专家随叫随到,怕啥!”
“各家百合收得怎样了?”从荷兰回国的钱振权刚下飞机,就做起了生意。
钱振权是西诺(北京)花卉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2011年4月,他在连云港市东海县开了一家农村科技服务超市。“通过超市实现企业与农户对接,把农户作为货源地,把企业科技送给农户,保证货源优质又廉价。”目前,东海不仅是钱振权的销售大市场,还是公司的优质货源地。
在东海分店的花卉大棚实验基地内,店长李兆伟正带着准备参与合作的农户参观。“不管种植成功与否,我们都以一万元一亩的最低价格收购。”李兆伟当面打包票让农户们安了心。科技超市优质的农资产品与免费的技术支持赢得了信任,带来了市场。
在灌云县王范村,58岁的农民范社帮领着记者参观他的27个大棚,“2010年,农技超市灌云分店开在了家门口,把最新、最符合市场行情的品种推荐给我,种子从埋下地开始就一直有专家全程指导,这样的好事哪儿找!”
老范的大棚占地60亩,有一大半种草莓和西红柿,年收入近70万元,老范也成了出名的种植能手。只见他边走边细细检查秧苗。他随手拔起一株,指着些许糜烂的秧苗根说:“这一排施肥不当,结不出好果了,不过,科技超市会按最高损失给我赔偿,我只管安心地种。”
尝到甜头的老范决心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两个在外地打工的儿子也被叫了回来,“以后全家人一起种地,家门口赚大钱,天天都像过大年!”老范乐得合不拢嘴。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龙謦泽 更多报道见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