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博物馆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是本地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国各地持续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仅北京市注册的博物馆就达160多家,数量仅次于英国伦敦,排名世界第二。
数量不断攀升的博物馆,为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对于传播科学知识、弘扬民族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博物馆的持续增加并未明显带动观众的参观热情,在一个城市旅游,会首先选择去当地博物馆逛一逛的游客仍不多见。自从去几家博物馆参观后,笔者发现,游客对博物馆爱不起来,与不少博物馆偏重建设、忽视服务不无关系,有些地方的博物馆甚至沦为装点门面的摆设。
四层高的外壁被粉刷成铜黄色,入口处的台阶上铺着数米长的红地毯,位于天坛附近的中华民族艺术珍宝馆猛一看跟饭店无异,气派非常。而这似乎成了很多地方博物馆建设的“通病”,比如,在河南省某县城,当地政府花费4000万元建造了两座博物馆,其中不少的费用都花在了“看上去很现代”的豪华外观上。
相对于气派的外观,很多博物馆里的陈设则显得有些简陋。有些地方的“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满墙尽是一幅接一幅的革命历史题材壁画,除此之外,摆放的展品不仅数量少,而且大多是仿制品,货真价实的文物没几件。博物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所典藏、陈列的文物上,过度追求博物馆豪华的建筑装饰,无异于本末倒置。面对这些外表气派而“赝品”充斥的博物馆,观众不想光顾几乎是不需要理由的。
文字资料欠缺,展品介绍简单,解说缺失,让很多渴求获得知识的参观者对博物馆望而却步。在中华民族艺术珍宝馆举行的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上,“名称、类别、作者”几乎是介绍每个展品的标准配置,即使有些展品有“简介”,也只是关于展品题材的介绍,对于展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并无涉及,即使将整个展览的所有介绍文字都认真读完,也就十几分钟的样子。仅靠这些只言片语的介绍,在这样一个精品展上,普通观众很难判别这些展品怎么就成“精品”了。
如果你想了解的更多,请个导游解说一下,则需要另外付费。目前北京市有近50家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在这些免费博物馆中,导游讲解、语音导览器等项目仍然是收费项目,有的甚至压根儿就不提供讲解服务项目。在有些博物馆,即使付了费,观众也难以听到理想的讲解,因为不少讲解员的素质实在堪忧,除了背诵好的讲解词外对展品的价值知之甚少,无法应对参观者提出的一些知识性问题。
在西方大都市的旅游手册中,“一日游”几乎都是参观博物馆,“两日游”仍然几乎是游览博物馆,这与国外博物馆注重服务质量密切相关。加拿大魁北克国家艺术博物馆专门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不同的主题和参观方式,以吸引更多孩子参观;英国的军事博物馆在展示二战的历史时,特意挖了二战时的战壕,观众可以亲身体验当时士兵的战争生活,增强了展览的互动性。反观国内,徒有华而不实的外表而缺乏有价值的展品和周到的服务,让不少博物馆成为时髦的文化形象工程,离观众越来越远。
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到“十二五”期末,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等基本服务项目健全并向社会免费开放。免费博物馆越来越多,对其服务和运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摒弃浮华的建设理念,完善服务,加强同学校、社区的互动,主动走近民众,让博物馆回归传播知识和弘扬文化的本质,民众才会乐于享用这种公共文化资源,博物馆的公益性和公共价值才能得以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