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9日 星期二

    高校“改名潮”折射粗放办学

    作者:胡乐乐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9日 03版)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长周烈近日透露,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简称“二外”)或将更名为旅游大学,着重培养高端旅游业人才,以解决五星级酒店的管理人员一水儿洋面孔、旅游团导游甚至高中都没毕业等尴尬问题。

        其实,像“二外”和“北广”这样改名的高校,近年来很多。据《南方日报》报道,自2000年以来,众多高校纷纷改名,从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高校更名通知可知,2004年至今,全国共有322所高校更名,有的甚至短时间内就实现三级跳:中高职合并,高职摇身一变成为学院,学院一跃成了大学。而这当中,不少高校新瓶装旧酒,除了名字更换,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校园环境等,均没有任何改进。

        这不禁引人深思:高校前赴后继热衷于改名究竟是为了哪般?难道“学院”改叫“大学”了,真的就能“麻雀”变“凤凰”?高校改名目的很多,有的甚至说起来头头是道,非改不可。但剥去这些冠冕堂皇的外衣,就会发现其实质上的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为了气派,对内自我感觉良好,对外听起来大气;其次,是为了在争取科研、建设项目、经费上占些便宜,在人才引进等方面获得一定的优势。

        这让我想起了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和英国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等国际名校。这4所高校都是享誉全球的著名学府,但它们都没改名成“大学”。有人说,要是麻省理工学院在中国早就改名为“麻省科技大学”了,这方面,我们是有先例的。而在这些国际名校的校方、师生员工和校友看来,与其做改名大学的表面功夫,不如认认真真办学,只要学办好了,叫学院也无妨。还有法国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这所世界顶级高等学府,1845年改为现名后,虽然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却依然称为学校,并没有升格为学院、大学。

        我国高校的“改名潮”,折射出高校本身的极端不自信。一所高校只要埋头把学办好,有了响当当的实力,自然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如果只是大张旗鼓地改名,而不高度重视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那么即便把大学改名为“太学”,也无助于提高自信心和美誉度。校名是品牌,更是文化积淀,轻率地改了,难道就真的没有留下一丝遗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